不有祝鮀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


文质彬彬, 堪为君子

【原典】

子谓子夏曰:“女为君子儒,无为小人儒。”子游为武城①宰。子曰:“女得人焉尔乎?”曰:“有澹台灭明②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③之室也。”

子曰:“孟之反④不伐⑤,奔⑥而殿⑦,将入门,策其马,曰:非敢后也,马不进也。”

子曰:“不有祝⑧之佞,而⑨有宋朝⑩之美,难乎免于今之世矣。”

子曰:“谁能出不由户,何莫由斯道也?”

子曰:“质⑩⑾胜文⑩⑿则野⑩⒀,文胜质则史⑩⒁。文质彬彬⑩⒂,然后君子。”

子曰:“人之生也直,罔之生也幸而免。”

【注释】

①武城:鲁国的小城邑,在今山东费县境内。②澹台灭明:姓澹台名灭明,字子羽,武城人,孔子弟子。③偃:言偃,即子游,这是他自称其名。④孟之反:名侧,鲁国大夫。⑤伐:夸耀。⑥奔:败走。⑦殿:殿后,在全军最后作掩护。⑧祝鱼它:鱼它,音tuó。字子鱼,卫国大夫。⑨而:这里是“与”的意思。⑩宋朝:宋国的公子朝,《左传》中曾记载因其美貌而惹起祸乱的事情。⑩⑾质:朴实、自然,无修饰的。⑩⑿文:文采,经过修饰的。⑩⒀野:此处指粗鲁、鄙野,缺乏文采。⑩⒁史:言词华丽,这里有虚伪、浮夸的意思。⑩⒂彬彬: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。

【译释】

孔子对子夏说:“你要做君子型儒士,不要做小人型儒士。”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。孔子说:“你在那里看到了人才没有?”子游回答说:“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,从来不走旁门左道,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。”

孔子说:“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。败退的时候,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。快进城门的时候,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,‘不是我敢于殿后,是马跑得不快。’”

孔子说:“如果没有祝鱼它那样的口才,而只有公子朝那样的美貌,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。”

孔子说:“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?为什么没有人走我这条道路呢?”

孔子说:“质朴多于文采,就像个乡下人,流于粗俗;文采多于质朴,就流于虚伪、浮夸。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,才是个君子。”

孔子说:“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,但虚伪的人也能生存,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。”

解读

做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“文质彬彬”这个成语我们经常用,但什么是文什么是质,却不是个容易弄明白的问题。大而言之,“质”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,“文”则指文化的累积。那么,“质胜文则野”就是指人没有文化,就会很粗俗。“文胜质则史”就是指一个人过于讲究繁文缛节,就会失去朴素的本质,所以要“文质彬彬”才好。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,相协调。

要说文质彬彬,南宋的辛弃疾是个最好的例子。辛弃疾幼年从学于大学士刘瞻,是刘瞻最得意的门生之一。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,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,奋起反抗。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,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。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,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,金军向北撤退时,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系。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,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、义军溃散的消息,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,将叛徒擒拿押回建康,交给南宋朝廷处决。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,使他名重一时,“壮声英概,懦士为之兴起,圣天子一见三叹息”。

辛弃疾不但领军打仗手段了得,在文章上也是冠绝古今。他的词不受成法的拘束,自成一格,别人模仿不了。拿辛弃疾的词和苏东坡的做一比较,二者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:苏东坡的词非常大气,但这种大气是文人的大气,书卷气很浓;辛弃疾的词就不一样了,他的词能刚能柔,奔放处不见狂傲,细腻处不见矫揉,处处洋溢着男子汉大丈夫的真性情、真胸怀。“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”,这首《菩萨蛮·郁孤台下》是辛弃疾在被贬官上任途中,路过江西造口,看赣江水无尽东流,抚今追昔,心起无限悲愤而填。这四句表明其时的忧愤之心,江水尚且能冲破青山的隔阻,自由奔流,而他却被山峰遮住了北望中原的视线。此词曲折地借景生情,表达了自己抗敌理想不能实现,思念故土不能回归,壮志难酬的苦闷。但这苦闷不是发牢骚,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苦闷。“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桥忽见。”这首《西江月》,喜悦之情跃然字里行间,而这份喜悦同样不是因为自己得了什么好处。由此看来,辛弃疾真正做到了文质彬彬,心怀天下,体现在诗词上,便正是孔子所说的“哀而不伤,乐而不淫”的境界。可见,要想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,就得文质兼修,既要有文化修养,又不能迷失本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