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

子罕14〉子欲居九夷。或曰:“陋,如之何!”子曰:“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”

这是孔子藏道于民的想法。

孔子想要移居到东方的偏远地区。有人说:“那里的文化程度太低,不合适吧?”孔子回答说:“有君子去住的地方,文化程度不会太低的。

“九夷”是九种东方的民族,详细名单可参考《后汉书》〈东夷列传1〉。古注很多解释,戴望和刘宝楠认为是朝鲜。孔子“欲居之”,朱子认为这是“乘桴浮于海”(〈公冶长7〉)是同样的意思。《说文解字》在解释“羌”字时,就将两句合成一句。

“陋”,皇侃说是“鄙陋”,邢昺说是“鄙陋无礼”,戴望也说是“无礼义”,刘宝楠说法也类似:“其地僻陋,人不知礼仪也。”这些解释都从文化的角度着眼,而不是物质的角度来看,很能抓住孔子“谋道不谋食”、“忧道不忧贫”(〈卫灵公32〉)的真精神。

东汉的王充很早就指出:正因为“九夷”没有文化,而孔子之道又不见重用,所以才想到九夷去传播君子之道(《论衡》〈问孔39〉)这当然是呼应了“风行草偃”的君子设教的效果(〈颜渊19〉)。

其实更深层的原因就在于文化。以前人习惯以血缘来区分华夏和夷狄。孔子认为区分的标准应该是文化。有文化就是华夏,没文化就是夷狄。孔子提倡的修己安人的礼义制度就是具体的文化,如果当时的国君不认同这样的主张,不在文化上着力,那就是自甘沦落为夷狄。也许被认为夷狄的民族还有接触孔子传授的君子之道的机会,因而可以让自己成为华夏。

孔子应该是抱着这样的期待的。我们现在学习古代经典,不也是抱着这样的期待。

就是因为“陋”,才需要文化。哪里需要文化,孔子就去哪里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附录


《后汉书》〈东夷列传1〉王制云:“东方曰夷。”夷者,柢也,言仁而好生,万物柢地而出。故天性柔顺,易以道御,至有君子、不死之国焉。夷有九种,曰畎夷,于夷,方夷,黄夷,白夷,赤夷,玄夷,风夷,阳夷。故孔子欲居九夷也。

公冶长7〉子曰: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从我者其由与?”子路闻之喜。子曰:“由也好勇过我,无所取材。”

《说文解字》〈羊部2345〉羌:西戎牧羊人也。从人从羊,羊亦声。南方蛮闽从虫,北方狄从犬,东方貉从豸,西方羌从羊:此六种也。西南僰人、僬侥,从人;盖在坤地,颇有顺理之性。唯东夷从大。大,人也。夷俗仁,仁者寿,有君子不死之国。孔子曰:“道不行,欲之九夷,乘桴浮于海。”有以也。

〈学而14〉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
〈卫灵公32〉子曰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。耕也,馁在其中矣;学也,禄在其中矣。君子忧道不忧贫。”

《论衡》〈问孔39〉子欲居九夷,或曰:“陋,如之何?”子曰:“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”孔子疾道不行于中国,志恨失意,故欲之九夷也。或人难之曰:“夷狄之鄙陋无礼义,如之何?”孔子曰:“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”言以君子之道,居而教之,何为陋乎?

《论衡》〈问孔40〉问之曰:孔子欲之九夷者,何起乎?起道不行于中国,故欲之九夷。夫中国且不行,安能行于夷狄?“夷狄之有君,不若诸夏之亡。”言夷狄之难、诸夏之易也。不能行于易,能行于难乎?

《论衡》〈问孔41〉且孔子云:“以君子居之者,何谓陋邪?”谓脩君子之道自容乎?谓以君子之道教之也?如脩君子之道苟自容,中国亦可,何必之夷狄?如以君子之道教之,夷狄安可教乎?禹入躶国,躶入衣出,衣服之制不通于夷狄也。禹不能教躶国衣服,孔子何能使九夷为君子?

《白虎通德论》〈礼乐11〉曰四夷之乐者何谓也?以为四夷外无礼义之国,数夷狄者从东,故举本以为之总名也。言夷狄者,举终始也;言蛮,举远也;言貉,举恶也。则别之,东方为九夷,南方为八蛮,西方为六戎,北方为五狄。故《曾子问》曰:“九夷、八蛮、六戎、五狄、百姓之难至者也。”

颜渊19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:“如杀无道,以就有道,何如?”孔子对曰:“子为政,焉用杀?子欲善,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

刘禹锡〈陋室铭〉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廉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孔子云:“何陋之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