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由(子路)

1.jpg

仲由字子路、又作季路。生于春秋鲁襄公三十二年(前542),卒于鲁哀公十五年(前480)。鲁国卞地人。仲由出身于“野人”;“野人”一语与仲由的品行无关,是春秋社会中的一种社会身分,指居住在城邑之外的农民(“野”意为“郊外”)。

      仲由只比孔子小九岁,在孔子仕鲁前就已经前来从学,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。孔子仕鲁时,仲由担任季孙氏的家臣,又出任季氏属邑郈的邑宰,并响应孔子堕三都的计划。后来新政未成,仲由跟随孔子周游天下,复在停留较久的卫国出仕,为卫大夫孔悝家臣,并曾出任孔悝属地蒲的邑宰。哀公十五年,卫国发生父子争位的动乱,流亡在外的蒯聩回国,胁迫孔悝逐走儿子出公辄,仲由赶去救援孔悝,最后被击杀,享年六十三岁。仲由名列《论语》所称“四科十哲”之政事科。

      唐代,玄宗追封“卫侯”。宋代,真宗加封“河内公”,南宋度宗又进封“卫公”。明代,世宗诏改“先贤仲子”。

      仲由的实务能力很好。他自己最得意的强项是治军,说自己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,加之以师旅,因之以饥馑,由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”[〈先进〉],孔子也曾说仲由:“千乘之国,可使治其赋”[〈公冶长〉],赋指兵力,意思是称许仲由的能力足以管理大国的军政。此外,季氏家的祭典,原本举行得拖沓散乱,使得本来是为了敬神的仪式反而显得轻慢,仲由担任季氏家臣以后曾经参与筹办,结果那次祭典井井有条、节奏明快,孔子知道以后很开心地说:“谁说仲由不懂礼呢?”[《礼记》]再者,仲由也曾经协助鲁国的外交工作,鲁国大夫公孙成叛变时,仲由便劝说齐国执政大夫陈成子的兄长陈瓘,不要与鲁交恶,最后陈瓘信服了。[《春秋左传》]

      不仅如此,仲由还是个坦荡而重然诺、守诚信的人。孔子曾经称赞仲由:“衣敝缊袍,与衣狐貉者立,而不耻者,其由也与!”(穿着破旧的衣服,与穿着华丽的人站在一起,却能坦然自若的人,大概只有仲由吧!)[〈子罕〉]而《论语》又记载:仲由答应人的事情就会尽快做到。

      因此,当时的人对仲由的评价很高。鲁哀公十四年,小邾大夫射叛变,带着句绎城前来投奔鲁国,鲁国要与射签订盟誓,射竟然说:“不需要举行盟誓,让季路和我口头约定就可以了!”[《春秋左传》]而晋国也因为仲由在卫国出仕,不敢越过鲁卫边境。[《荀子》]

      孔子与仲由只差九岁,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,情谊深厚。《论语》中记载了几则仲由与孔子意见不同的对话,例如仲由要荐举高柴当费邑邑宰,孔子不赞同,认为高柴学养不足,仲由反问:“从实际经验中学习也可以啊,何必一定要读书才能学得道理?”孔子便直接责备:“所以才说讨厌那些只是口齿伶俐的人。”[〈先进〉]回鲁前在卫国的时候,仲由问孔子卫国的政治要从哪里着手,孔子回答:“正名。”仲由又脱口而出:“您竟然这么迂腐!”孔子回应:“没有礼貌啊,由!君子对于不知道的事情,不会随便发言。”接着便告诉仲由“正名”的重要性。[〈子路〉]

      从这些对话看起来,仲由似乎不是一个心悦诚服的学生,其实不然。无论是行动上还是思想上,仲由一直是孔子坚定的追随者。孔子在鲁国实行改革,在季氏家担任家臣的仲由相与应和,使堕费之事顺利完成。后来孔子离开鲁国,仲由又随同周游天下。孔子就曾经说: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从我者其由与?”(要是不能推行道,就乘船出海吧。到那时还会跟从我的人大概就是仲由吧?)[〈公冶长〉]另一方面,仲由学到道理,就会尽快去做,还担心自己若是不赶快实行,那么在还没做到以前,又会听到新的[子路有闻,未之能行,唯恐有闻。〈公冶长〉]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仲由实行所学道理的时候,就如同他平日为人处事一般,态度非常乾脆坚持。这使得仲由即使身处是非淆乱的政治圈,也能够维持黑白分明的立场。相较于冉求的画地自限,仲由坚持行道的精神,实在相当可佩。孔子面见南子、想要赴公山不狃或佛肸之召的时候,仲由都表示不悦,认为:“老师以前教我们要远离不善,现在为什么这样做?”[“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:‘亲于其身为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。’佛肸以中牟畔,子之往也,如之何?”〈阳货〉]而小邾大夫的事件,即使季氏派冉求前来要求仲由出面,仲由仍然严词拒绝,说:“鲁国有事要攻打小邾的话,我连理由都不问,战死在小邾城下也无妨。但是要我跟那个叛变之人约誓,把他的行为正当化,这我办不到!”可见仲由之刚毅。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仲由救援孔悝,以一对多,终究不敌的时候,他坚持要以合于礼的姿态离开人世,说道:“君子即使到死,也不会将冠拿下来”,将系带断掉的礼冠戴好,重新绑起系带,从容而死。[《春秋左传》] 

      然而在孔子看来,卫国的这场政治斗争中没有哪一方是正确的,仲由为孔悝而死,只是尽“忠”,而不能算是为了“道”舍身取义。可惜仲由还没有来得及更深入了解“道”的意涵,并在政治领域中做更有智慧的判断,就遭到杀害了。噩耗传来的时候,孔子非常伤心,比照亲生儿子的方法,为仲由服无服之丧(没有穿正式丧服,但其他行事都相同)。活跃于政治领域的弟子,涵咏孔子之学的时间比较少,所以他们的体会自然不如以修养德行为主的弟子来得深厚。但是以仲由的诸多表现,尤其是坚持行道的精神来看,又岂能说他不具备一名儒家学者的重要特质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