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与共学,未可与适道

【原典】

子曰:“三军①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

子曰:“衣敝缊袍②,与衣狐貉③者立而不耻者,其由也与?‘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④?’”子路终身诵之。子曰:“是道也,何足以臧?”

子曰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

子曰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

子曰:“可与共学,未可与适道⑤;可与适道,未可与立⑥;可与立,未可与权⑦。”

“唐棣⑧之华,偏其反而⑨。岂不尔思,室是远而⑩。”子曰:“未之思也,夫何远之有?”志向坚定,品格高洁

【注释】

①三军:12500人为一军,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。此处言其多。②衣敝缊袍:敝,坏。缊,音yùn,旧的丝棉絮。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。③狐貉: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。④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:这两句见《诗经·邶风·雄雉》篇。忮,音zhì,害的意思。臧,善,好。⑤适道:适,往。这里是志于道,追求道的意思。⑥立:坚持道而不变。⑦权:秤锤。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。⑧唐棣:一种植物,属蔷薇科,落叶灌木。⑨偏其反而:形容花摇动的样子。⑩室是远而:只是住的地方太远了。

【译释】

孔子说:“一国军队,可以夺去它的主帅;但一个男子汉,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。”

孔子说:“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,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

的,大概只有仲由吧。(《诗经》上说:)‘不嫉妒,不贪求,为什么说不好呢?’”子路听后,反复背诵这句诗。孔子又说:“只做到这样,怎么能说够好了呢?”

孔子说:“到了寒冷的季节,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。”

孔子说:“聪明人不会迷惑,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,勇敢的人不会畏惧。”

孔子说:“可以一起学习的人,未必都能学到道;能够学到道的人,未必能够坚守道;能够坚守道的人,未必能够随机应变。”

古诗说:“唐棣开的花,摇摆的样子真的好看。并不是我没有思念你,只是路途太遥远。”孔子说:“还是没有想念啊,想得真切的话,哪里还会觉得远呢?”

解读

始终不改变志向

孔子告诉我们,一支军队可以没有统帅,因为没有统帅再派一个来就是了;但是一个“匹夫”,一个普通人,我们中的任何一个,都不能没有志向。没有志向的人生是没有方向的,只能随波逐流,无法成就功业。

司马迁立志忍辱撰《史记》,可谓是一个“匹夫不可夺志”的典型。

司马迁自幼受其父影响,诵读古文,熟读经书,二十岁就周游全国,考察名胜古迹,山川物产,风土人情,访求前人轶事掌故。后又继任太史令,得以博览朝廷藏书、文档典籍。太初元年根据父亲遗志着手编撰一部规模宏大的史书。

正当司马迁努力写作之际,不幸的事情发生了。天汉二年,名将李广之孙李陵率兵五千出击匈奴,开始捷报频传,满朝文武都向武帝祝贺。但几天以后,李陵被匈奴围困,寡不敌众,在士卒伤亡殆尽的情况下,被匈奴俘虏。前几天还称颂李陵的文武大臣反过来怪罪李陵,只有司马迁替李陵辩护。他直言不讳,特别是提及汉武帝宠妃李氏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的失职,令汉武帝大为震怒,认为司马迁有意贬损李广利的功劳,而为李陵开脱罪责,于是将其下狱论罪。依当时刑律,犯死罪之人可以用50万钱赎罪,或是用宫刑替罪。司马迁学识满腹,却家无闲资,不可能弄来那么多钱赎罪,只剩下两条路可走:要么慷慨赴义,要么接受宫刑。司马迁想到草创未就的《史记》,心如刀绞,最终选择接受奇耻大辱的宫刑,留得性命,撰写《史记》。实际上,这是比选择死更艰难的抉择。

出狱之后,司马迁担任中书令,这种职务历来都是由宦官担任的,对士大夫来说可算得上耻辱。司马迁的朋友任安在狱中给他写信,表示对他的行为深感不解。司马迁回信说:“我并非怕死,每个人都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如果我现在死了,无异于死了一只蝼蚁。我之所以忍辱苟活,是因为撰写史书的夙愿还没有实现啊!”

司马迁忍辱负重,坚韧不拔,以古圣贤命运坎坷、发愤着述的事例激励自己,用“身残处秽”的生命,去实现自己的理想。大约在公元前90年,司马迁终于将这部前无古人的天下第一史撰写完毕,算下来,前后用了十八年。

虽然司马迁这种忍辱偷生撰《史记》的做法,有替父完成遗愿的心理成分,但其更主要的精神支柱,应该还是他心中的不屈之志,决心以事业上的成功来洗刷自己的耻辱。放弃是一种安逸得多的选择,但放弃也即意味着投降。这对于一个内心刚强的人来说,是不可忍受的。司马迁的行为,是一种男子汉的行为,更是一个有志君子负责任的选择。

三军之众,人心不齐,其帅可夺。匹夫有自己的人格尊严,其意志由自己掌握。虽然自己是一个个体,但只要意志坚定,任何力量也动摇不了。有的人只顾眼前生活,没有什么志向,东风来西倒,西风来东倒;有的人虽然也有志向,甚至有雄心壮志,但却经不住威胁与利诱的考验。这都是意志不坚定的表现,算不上真正的君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