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

  【论语.学而】

  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汎爱众而亲仁;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孔子说:“为人子弟年幼时,在家中对父母要尽孝,对兄弟姊妹要尽到友爱的悌道,办理一切事都应谨慎并且讲求信用,以平等的心普遍爱护大众,并且亲近有仁德的君子。优先做到了以上这些事,如果还有精力,就应努力学习一切学问技能。”

  【释义】

  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。”“入则孝”,对父母尽孝是第一优先,必须心存恭敬。“出则弟”,“弟”是友爱,把兄弟姊妹当成自己的手足,我们如何爱护自己的手足,就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姊妹,这就是弟道。长大以后出外办事求学,对于年纪长我一倍的,就当成父母来事奉;年长十岁以上的,就当成兄长来对待,所谓“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”

  “谨而信”凡事讲求谨慎,说话可信,才能拥有行仁的原动力。因为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仁德事业,没有“忠信”,就如汽车少了汽油,怎能启动呢?

  “汎爱众”,“汎”是宽泛、普遍的意思。“爱众”是爱护众人,就像爱护花木一般,太乾了就为它浇水,太湿了就停止加水,有了虫害就替它除虫,总希望它能生长旺盛,开花结果。“汎爱众”是广汎重视一切人,平等对待一切人,时时存有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的恕道,不妨害人,不随便骂人、批评人,自己所不想要的坏事,切莫加在别人身上。

  “亲仁”是亲近君子而远离小人,随时向有德的君子请益,修正自身的缺点。

  “行有余力”并非闲着无事才算“有余力”,而是前面几条做人的根本条件,譬如子女对待父母,必须优先尽到孝养的责任,还有余裕的时间再办自己的事。

  “则以学文”如果做到以上各条,还有空余的时间,就应努力学习各种学问技艺,才能回过头来办好“孝、弟、谨、信、汎爱众、亲仁”的事。譬如做菜的技术没学好,父母想吃那一道菜怎么办?反之,不以“孝、弟、谨、信、汎爱众、亲仁”为根本,只知埋头学习各种学问技艺,有朝一日学问增长,得了学位,但是人格反而堕落,如此舍本逐末,就会形成父母失养、兄弟反目、尽谋私利,演变成“犯上作乱”的社会乱象。

  【事例】

  清朝陆陇其先生写的“松阳讲义”,提醒身为父母者,应当在小孩年幼无知时,培养善好的念头,期望做个有道德的圣贤,万万不可以利禄来诱导他,使小小的心灵充满了求名求利的念头,长大后沦落为唯利是图的俗人。

  陆先生认为童蒙时要学得“正”,把脚根站稳,才算是受到真正的教育,本章的“孝弟、谨信、汎爱众而亲仁”,正是脚跟着力处,这些基本功夫站稳后,再加上“学文”便能养成文质彬彬的君子,这才算是完整的教育。因此,后来有人以这章经文作为纲领,写成弟子规一书,作为小孩学习的规范,到今天依然传诵不绝!

  本章一个人的养成过程中,从家庭开始一层一层不断往外扩展,在家则“入则孝”,接着家以外则“出则弟”,孝弟以外则“谨而信”,最后不分界线,面对所有的人则“泛爱众,而亲仁”。上述这些都达到了,才有所谓的“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。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逻辑层次分明,有步骤,逐步落实。

  什么叫“弟子”?《论语正义》:“弟子者,对兄父之称,谓人幼少为弟为子时也。”,泛指青年人都是弟子。接者青年人要做什么?从何做起?孔子有渐进式的导引,首先讲到弟子从“入则孝,出则弟”入手。

赏析:

  什么是“入则孝,出则弟”?其中读到孝弟二字,不能忘记前面讨论《论语.学而》“其为人也孝弟”章所讲的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”,这两章前后呼应,逻辑一贯。“孝弟”是“仁之本”,这个“仁之本”立了,“道”即由此而生,这个“道”即是《中庸》讲的“率性之谓道”,在人身上就指人性,而“孝弟”在人性中是最根本的,即是“仁之本”。那么“仁之末”是什么?虽然《论语》没有明讲什么是“仁之末”,可是我们在本章里面可以试着推敲,“入则孝,出则弟”中“孝弟”是“仁之本”,这是人性的最根本,而“孝弟”之外,再向外扩展为“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”,这还是不够,还得“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,这即是我们可以暂时设置为“仁之末”。

  什么叫做“入”?《论语正义》:“《礼.内则》云:『异为孺子室于宫中。』是父子异宫,则入谓由所居宫至父母所也。”,换句话说,所谓“入”就是到父母之所。“入则孝”即到父母之所,事父母就得孝,这是很肯定的。在儒家看来,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,无法以声明来断绝关系。若是父母从事不义之事,身为儿女无法改变,面对这样的情况,儿女也得孝顺父母,那是肯定的。至于儿女面对父母作不义之事,在《孝经.谏诤》说到:“父有争子,则身不陷于不义,故当不义,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,……故当不义,则争之。从父之令,又焉得为孝乎?”。又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子之事亲也,三谏而不听,则号泣而随之。”,简而言之,父母所做所为不合乎义,就必需要劝,否则即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,而当儿女可以劝谏父母三次,若父母还是不改变“不义”的主意,就只好哭泣而跟随父母,不过还是希望能感应父母改变“不义”的行为。

  什么是“出”?出了父母之所以外即是“出”。“出则弟”,除了直系以外,就是“弟”,一出门一看到的,就是叔叔、叔公,对长者都是行悌道。

  简言之,“入则孝”专指在家,即“老吾老”,对父母而言;“出则弟”兼指对外,即“及人之老”,对兄及其他长于我者而言。

 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,“入则孝”是从家庭的内核,从这内核向往扩展到“出则弟”,接着讲“谨而信”,而“谨而信”即是在“入则孝,出则弟”范围外再扩展出的社会关系,同时这个社会关系是创建孝弟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,发展到如何与朋友交,如何创建事业,如何处事上。

  什么是“谨而信”?《论语正义》:“谨于事见,信于言见也。”。“谨”是针对怎么谨慎处理事业,在处事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谨言,因为“谨”字旁的是“言”字,可是人最难自我控制的就是那一张嘴,常不经意的说出不应说出的话来,造成无谓的伤害,如《大学》讲:“一言偾事,一人定国”,要是言语不谨慎,只要一句话就足以败事,可是要安定国家却不是用一句话可以完成的,所以“谨”需要能有“信”来辅助。在《论语.学而》讲到“与朋有交,言而有信”,“信”字是创建在人际交往中,如何实践承诺之言。若是有信,信能解情,在《论语.子路》讲到:“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”,只要好信,则能有情。

  因此,“谨而信”就是在事上能谨慎,又能在言上有信,才能有效的推展事业及人际交往。

  能做到“谨而信”之后,孔子认无还得再往外无限扩展,到“泛爱众,而亲仁”。什么是“泛爱众”?所谓“泛”是没有分别心,不分朋友或敌人、喜欢或厌恶都得爱,这个爱是没有选择的观念,且具有包容之心。不仅如此,还得能多亲近仁者,能听仁者的忠言逆耳之言。

  以上的“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”都做到了,才“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。“学”在“学而时习之”章已讨论到“学”字含有知行合一的意思,不单单只有知,而且还得用行动来落实。这“文”字有特殊意义,绝一般人解释“文”为文章、文学如此简化。更何况都能做到“泛爱众而亲仁”,能包容所有的人,又能亲近仁者,都已经能做到这些,若只是学习作文章,这恐怕不是孔子的本意。

  那么,“文”是什么?在《论语.季氏》篇中,孔子曾讲到“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”,这里也提到“文”,当“远人不服”时,代表了施政上出了问题,无法取远人之共识,若要远人服则需以修“文”之德来取得远人之顺服,因此能否让远人顺服的条件就在于是否修“文”之德,所以这里讲到的“文”就已含有讨论如何“为政以德”的深意。在《春秋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引《诗经.皇矣》传述文王之德时出现“经纬天地曰文”,所谓“经纬天地”就像怎么把蚕茧抽丝剥茧,织成经线、纬线有条不紊的秩序,引申出怎么使天地间有井然有序。换句话说,所谓的“文”是一个象征具有处理天地间典章制度的能力。因此,“学文”就是能修“文”之德,如此则远人能顺服且归往拥护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,能做到“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”者,若还有能力才足以从政,而从政必须有德,《论语.为政》即讲“为政以德”,致于所修的德就是修“文”之德,即是本章讲的“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。

  最后,我们再检讨一下前面所讨论到的“入则孝,出则弟”,“孝弟”是“仁之本”,而“孝弟”之外,则有“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”,最后“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,所以我们可以视“文”为“仁之末”,所谓的“文”就是“经纬天地”,就是怎么在天地之间创建有秩序的社会,简单来讲“仁之末”就是怎么实行仁政。因此,最基础的仁是孝弟,而仁最大的效用是怎么推行仁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