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美矣,又尽善也

  【论语.八佾

  子谓韶,尽美矣,又尽善也;谓武,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

  【译文】

  孔子谈论舜王时所制订的韶乐说:美好到了极点,而且中正和平,完善至极。评论周武王时制订的武乐说:美好到了极点,只是有杀伐之声,还不够完善。

  【释义】

  “子谓韶,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”古代立国先盖太庙,祭祀祖先,祭祀有礼必有乐,制作礼乐歌功颂德必须与事实相符。诗经中风、雅、颂三种体例中,颂就是祭太庙时,歌颂祖先丰功伟业的音乐。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就能观乐知国政,从各国音乐里,了解办政治的实际情形。韶乐是舜王接受尧王禅让天下,立国之初所作的乐。表达舜王的政治清明美好,以及禅让政治所呈现中正和平的境界。

  另外,中国古代制作音律,是根据时令订出来,有六律六吕,共十二根管。把它埋于地下,管的上端用葭灰覆盖,等到时间一交全年十二节气,葭灰就冲出管外,所以制作的音律配合天时,当然和我们息息相关。

  “谓武,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”武是周武王继承文王,在孟津会师伐纣,得到天下时所作的乐曲。曲中叙说武王政治美好,只是音乐之中仍有杀伐之声,不像韶乐中正和平,完善至极。

  孔子认为音乐反映出社会风气和政治兴衰。所以他在本章就评论两个领袖人物或是他们的时代的音乐。

  “韶”,古书中又作“大韶”、“九韶”或“箫韶”,古注都说是“舜乐名也”,《礼记》〈乐记〉说是“继也”,《春秋繁露》〈楚庄王〉说是“昭也”,皇侃说是“绍”,就是现在说的“克绍箕裘”的“绍”,是“承传”的意思,皇侃进一步解释说“韶,绍也。天下之民乐顺揖让绍继尧德,故舜有天下而制乐名‘韶’也。”。“武”则是“武王乐也”,皇侃的进一步解释是“天下之民乐武王干戈,故乐名‘武’也。”邢昺说是“以武德民心,故名乐曰‘武’。”

  “美”,皇侃说是“堪合当时之称也”,朱子说是“声容之盛”。“善”,皇侃说是“理事不恶知名也”,朱子说是“美之实也”。一说“善”本作“缮”,《广雅》〈释诂〉:“缮,治也”。

  孔子以“美”和“善”两项标准评论“韶”和“武”两种乐曲,“韶”兼具“美善”双重标准,“武”只达到“美”,却没到“善”的境界。孔子这里也没明说原因。后来的注解都很一致地认为:舜是以自身的德性受到尧的禅让,这种“公天下”“以德服人”的正能量就展现在音乐上,所以既美且善;武王伐纣,靠的是武力,而且已经沦落成“家天下”的格局,虽然也是顺天应人,毕竟还不达不到“公天下”和“以德服人”的标准,所以只达到“美”,没能上升到“善”的境界。

  孔子从对音乐的评论,也透露出他的“天下为公”的美善目标。这也许这两项目标就是前一节仪封人说的“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”的原因吧!一个道里,分在两章。这是《论语》密码吗?

  附录

  〈述而14〉子在齐闻韶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“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!”

  〈卫灵公11〉颜渊问为邦。子曰:“行夏之时,乘殷之辂,服周之冕,乐则韶舞。放郑声,远佞人。郑声淫,佞人殆。”

  《礼记》〈乐记23〉《大章》,章之也。《咸池》,备矣。《韶》,继也。《夏》,大也。殷周之乐,尽矣。

  《说苑》〈脩文32〉孔子至齐郭门之外,遇一婴儿挈一壶,相与俱行,其视精,其心正,其行端,孔子谓御曰:“趣驱之,趣驱之。”韶乐方作,孔子至彼,闻韶三月不知肉味。故乐非独以自乐也,又以乐人;非独以自正也,又以正人矣哉!

  《春秋繁露》〈楚庄王6〉舜时,民乐其昭尧之业也,故《韶》。“韶”者,昭也。禹之时,民乐其三圣相继,故《夏》。“夏”者,大也。汤之时,民乐其救之于患害也,故《濩》。“濩”者,救也。文王之时,民乐其同师征伐也,故《武》。“武”者,伐也。四者,天下同乐之,一也,其所同乐之端不可一也。作乐之法,必反本之所乐。所乐不同事,乐安得不世异?是故舜作《韶》而禹作《夏》,汤作《濩》而文王作《武》。四乐殊名,则各顺其民始乐于己也。见其效矣。《诗》云:“文王受命,有此武功。既伐于崇,作邑于丰。”乐之风也。又曰:“王赫斯怒,爰整其旅。”当是时,纣为无道,诸侯大乱,民乐文王之怒而咏歌之也。周人德已洽天下,反本以为乐,谓之《大武》,言民所始乐者武也云尔。故凡乐者,作之于终,而名之以始,重本之义也。此观之,正朔、服色之改,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,人心之动也。二者离而复合,所为一也。

  《白虎通德论》〈礼乐5〉王者始起,何用正民?以为且用先王之礼乐,天下太平,乃更制作焉。《书》曰:“肇修殷殷礼,祀新邑。”此言太平去殷礼。《春秋传》曰:“昌何为不修乎近而修乎远,同己也,可因先以太平也。”必复更制者,示不袭也,又天下乐之者。乐者所以象德表功殊名。《礼记》曰:“黄帝乐曰《咸池》,颛顼乐曰《六茎》,帝喾乐曰《五英》,尧乐曰《大章》,舜乐曰《箫韶》,禹乐曰《大夏》,汤乐曰《大护》。周乐曰《大武象》,周公之乐曰《酌》,合曰《大武》。”黄帝曰《咸池》者,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,天之所生,地之所载,咸蒙德施也;颛顼曰《六茎》者,言和律历以调阴阳,茎者着万物也;帝喾曰《五英》者,言能调和五声以养万物,调其英华也;尧曰《大章》,大明天地人之道也;舜曰《箫韶》者,舜能继尧之道也,禹曰《大夏》者,言禹能顺二圣之道而行之,故曰《大夏》也;汤曰《大护》者,言汤承衰,能护民之急也;周公曰《酌1》者,言周公辅成王,能斟酌文武之道而成之也;武王曰《象》者,像太平而作乐,示已太平也;合曰《大武》者,天下始乐周之征伐行武,故诗人歌之:“王赫斯怒,爰整其旅。”当此之时,天下乐文王之怒,以定天下,故乐其武也。周室中制《象汤》乐何?殷纣为恶日久,其恶最甚,斫涉刳胎,残贼天下。武王起兵,前歌后舞。克殷之后,民人大喜,故中作所以节喜盛。

  1.合:删除。据《抱经堂丛书》本删。

  《风俗通义》〈声音2〉夫乐者,圣人所以动天地、感鬼神、按万民、成性类者也。故黄帝作《咸池》,颛顼作《六茎》,喾作《五英》,尧作《大章》,舜作《韶》,禹作《夏》,汤作《护》,武王作《武》,周公作《勺》。《勺》、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,《武》、言以功定天下也,《护》、言救民也,《夏》、大承二帝也,《韶》、继尧也,《大章》、章之也,《五英》、英华茂也,《六茎》、及根茎也,《咸池》、备矣。

  《新语》〈独断〉〈卷上75〉五帝三代乐之别名:黄帝曰《云门》,颛顼曰《六茎》,帝喾曰《五英》,尧曰《咸池》,舜曰《大韶》,一曰《大招》,夏曰《大夏》,殷曰《大濩》,周曰《大武》。天子八佾,八八六十四人,八者,象八风,所以风化天下也。公之乐《六佾》,象六律也。侯之乐《四佾》,象四时也。

  《庄子》〈杂篇〉〈天下2〉黄帝有《咸池》,尧有《大章》,舜有《大韶》,禹有《大夏》,汤有《大濩》,文王有辟雍之乐,武王、周公作《武》。

  《汉书》〈传〉〈董仲舒传22〉尧崩,天下不归尧子丹朱而归舜。舜知不可辟,乃即天子之位,以禹为相,因尧之辅佐,继其统业,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。孔子曰“韶尽美矣,又尽善也”,此之谓也。至于殷纣,逆天暴物,杀戮贤知,残贼百姓。伯夷、太公皆当世贤者,隐处而不为臣。守职之人皆奔走逃亡,入于河海。天下秏乱,万民不安,故天下去殷而从周。文王顺天理物,师用贤圣,是以闳夭、大颠、散宜生等亦聚于朝廷。受施兆民,天下归之,故太公起海滨而即三公也。当此之时,纣尚在上,尊卑昏乱,百姓散亡,故文王悼痛而欲安之,是以日昃而不暇食也。孔子作春秋,先正王而系万事,见素王之文焉。繇此观之,帝王之条贯同,然而劳逸异者,所遇之时异也。孔子曰“武尽美矣,未尽善也”,此之谓也。

  《竹书纪年》〈帝舜有虞氏1〉元年己未,帝即位,居冀。作《大韶之乐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