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不知肉滋味

  这章是描绘孔子在齐国听到〈韶〉乐后的反应。

  这句话历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:

  邢昺和朱子的解释:孔子到了齐国,听到了舜制作的〈韶〉乐,﹝陶醉地﹞好久都忘记了肉的味道。孔子赞叹说:“万万没想到音乐可以让人快乐到这样的﹝忘掉肉味的﹞境界。”

  皇侃的独见:孔子到了齐国,听到了舜制作的〈韶〉乐,很难过地﹝认为齐国国政配不上〈韶〉乐的境界,徒具形式,因而伤心地﹞好久忘掉了肉味。孔子悲叹地说:“万万没想到﹝圣王的﹞音乐也可以引起我的多重感伤!”

  “韶”,古书中又作“大韶”(《新语》〈独断〉〈卷上75〉和《庄子》〈杂篇〉〈天下2〉和《竹书纪年》〈帝舜有虞氏1〉)、“九韶”(《说苑》〈修文17〉)或“箫韶”(《白虎通德论》〈卷二〉〈礼乐5〉),古注都说是“舜乐名也”,《礼记》〈乐记〉说是“继也”,《春秋繁露》〈楚庄王〉说是“昭也”,皇侃说是“绍”,就是现在说的“克绍箕裘”的“绍”,是“承传”的意思,皇侃进一步解释说“韶,绍也。天下之民乐顺揖让绍继尧德,故舜有天下而制乐名『韶』也。”

  传统的解释重点全在最后一句:“图”、是“谋虑”;“为”、是“作”;“乐”、指〈韶〉乐;“斯”、是“此”,指“齐国”。

  皇侃认为,孔子在齐闻〈韶〉乐,“心为伤痛”,所以才忘肉味。因为“齐是无道之君而滥奏圣王之乐器”,所以让人感伤。简言之,〈韶〉乐没有搭配圣王,徒具形式,而无实质。

  后来的邢昺和朱子都忽略皇侃所说的“心痛”,都强调是因为〈韶〉乐太美了因而沉醉而忘记肉味。后来戴望也认为,孔子感叹的是〈韶〉乐“美其不但自正,又以正人。”其实司马迁也是这么想的,只不过他多加了孔子学习〈韶〉乐的这件事,而不是只有本章所讲的“听闻”而已(《史记》〈孔子世家9〉)。

  〈韶〉乐之美善,孔子早在〈八佾25〉就赞叹过。我觉得,这里的重点不在音乐本身,而在于和音乐搭配的齐国政治情况,以及他当时(三十五岁)是因为避祖国动乱而到了齐国。在这种背景之下闻〈韶〉这种歌诵圣王的美善兼备的音乐,一来感伤于〈韶〉乐沦落到齐国这种以霸道为尚的邦国,一来则感伤于祖国的动乱,一来又感伤于周道衰微,所以在这种相对的政治情况下,闻〈韶〉就更牵动了孔子敏感而脆弱的心。尧舜圣王何在?〈韶〉乐应该搭配这样的圣王才对啊!怎么沦落到让这些“斗筲之人”拿来演奏呢?这种糟糕的状况只能让人食不知味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