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德报怨

  【论语.宪问

  或曰:“以德报怨,何如?”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孔子平时讲仁,讲恕道,因此有人问孔子:“以德报怨,何如。”德是恩德,怨是怨恨。人家待我不好,使我怨恨,而我却以恩惠报答他。

  孔子反问这个人:“何以报德?”以德报怨固然好,但如另外有人待你有恩德,你用甚么报答呢?如果还是以德报答,那就不公平。所以应该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直是正直,既不以德报怨,也不以怨报怨。

  【说明】

  例如你是法官,审判一个犯人,他正是你的所怨者,而你以正直的心情来量刑,既不特别减轻,也不特别加重。这就是以直报怨,可以算是恕道,而对于以德报德来说,自然得其平衡。

  以直报怨,无过,也无不及,正合中庸之道。

  【故事】

  子西是楚平王的庶出长子。春秋末年,吴楚争霸,楚昭王打算请孔子辅政,却被子西坚决地阻止,他说,孔子崇尚周朝礼制,排斥蛮夷异族,而且孔子门下人才济济,能量很大,如果请孔子到楚国肯定是弊大于利。楚昭王听从了他的意见。从这件事来看,子西对孔子是不友善的。但孔子却对子西以直报怨。

  楚太子建在国内政治斗争中失败,举家逃亡郑国时被郑人所杀,他的儿子王孙胜活了下来,并逃往吴国避祸。后来子西打算召王孙胜回国驻守边境,遭到楚国内部的强烈反对,他们认为王孙胜对楚国仇恨已深,如果召回,他一定会伺机报复。但子西却认为,我对他以德报怨,他也会对我以德报怨。由于双方意见无法统一,有人就去问孔子的意见,而孔子的立场非常明确,他不赞成这种做法。孔子认为王孙胜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,这种人不会被仁爱道德所感化,回国后一定会伺机报复,于是孔子让弟子子贡去劝解子西停止这种不明智的行为,子贡以为自己劝解成功了回来禀告孔子,孔子却仍旧担心,他说子西为人正直,而正直的人一定会做认为正直的事,他还是会召回王孙胜,而狭隘的人一定不会轻易就变得品行高尚,所以王孙胜回国以后一定会有动乱发生。

  果然,子西还是召回了王孙胜,并委以重任,封于白邑,号白公。而王孙胜回国不久就发动叛乱,并诛杀了子西等人。这就是历史上的‘白公之乱’。

 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两个问题。

  第一,楚昭王打算请孔子辅政的时候,被子西阻止,由此可以看出子西对孔子的不认可,而当子西打算召王孙胜回国的时候,孔子却没有记仇,反而有一说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,并让弟子去劝说,由此可见孔子身体力行地做到了"以直报怨"。

  第二,子西对王孙胜的以德报怨并没有使王孙胜也这样对他,由此又论证了孔子的观点。

  【蕅益大师注解】

  我们如果真正了解通达怨亲平等,没有分别执着,这叫直。例如法官判案子,不论这个犯人曾对我有过恩惠的,或曾是我的冤家,我没把这个放在心上。他是怨也好,亲也好,平等,在法律面前皆平等对待。法官在判案子就按照实际情况定罪量刑,这叫直。平等的心才能直,如果有不平等,这就不直。不平等是因为有分别执着,作意了,那是造作。若见有怨,而强欲以德报之,这即是造作了。

  ‘这个人对不起我!好,我要特别给他恩惠来报答他’。你首先已经起一个念头:‘他是对我不起了’,若勉强欲以德报之,这做得很勉强、很造作,不是自然的行为,这正是人我是非未化处。所以这里面不能夹杂丝毫造作,真正把人我是非放下,人我都没有,心就清净了。我们要以这个境界来做为自己修学的目标,那你正直的心就真正生起来了。在世间不坏世间法,如果你故意反其道而行之,其实人我是非还没化掉,还积攒在心里,还有这些念,还有着这个相,却要以德报怨,这就是造作了。

  所以说,“怨宜忘,故报之以直,谓不见有怨也;德不可忘,故报之以德,谓知恩报恩也”。这就说明白了,人家对我有怨,我要忘,忘了就不放在心上,没有落这个印象,心地是清净的,所以对他报以直,正直。这个直是什么?他对我有恩惠,我要报答他恩惠,这也是直;他对我没有恩惠,反而是害我的,我泰然处之,不要刻意要怎么样以恩惠对他,不去故意造作,这也是直。直的心是清净的,遇不同的缘就会有不同的反应,这叫不见有怨,心里没有怨,很泰然。有时候一造作,反而就更不自然了。德不可忘,所以报之以德,这是知恩报恩,这是什么?你要为世间做个好样子,佛法里面很重视知恩报恩,这是二地菩萨修学的法门,知恩报恩这是大德,这才是真正的直。

  【讨论】

  一、当“怨”发生时,如何以恕道将其彻底拔除?

  答: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

  二、“报怨”之方式,有何不同形式?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自我观照,提升自己的修养?

  答:‘直心,就是道场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