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太庙每事问

乡党14〉入太庙,每事问。


这章在〈八佾15〉已经有详细地说明。整个说话的场合也比本章清楚。孔子当时也回答了“入太庙,每事问”是“礼”,以“子之矛攻子之盾”的手法反讽了那些批评他“知礼乎”的人才是“知礼乎”。不过,这章是弟子描述孔子到“太庙”,钜细靡遗地问。


如果是第一次去,这样的“问”,是“请问”,是请教,是学习。


如果是第二次以后去,这样的“问”,恐怕是“质问”,而不是“明知故问”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示慎重而问,也是再度确认的意思。



为了怕有些人没看到〈八佾15〉的说明,我就全文转载在下面:


八佾15〉子入大庙,每事问。或曰:“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?入大庙,每事问。”子闻之曰:“是礼也。”


这章明白记载孔子在鲁国当官助祭太庙“问礼”时,遭到旁人的质疑以及孔子的答复。〈乡党14〉只记载了前面一句。


“大庙”是“太庙”,是“祭拜先祖的庙”,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,所以鲁国的太庙就是指“周公庙”。现在山东曲阜还保留着“周公庙”。这里说“入大庙”不是说他去庙里参观,而是他参与协助祭拜周公的大典。﹝惭愧的是我去年去逛了“颜(回)庙”却没在往前去逛“周公庙”,也就是这里的“大庙”,真是可惜!﹞


孔子因为“每事问”,就被某些人认为“对于祭礼一无所知”,不像传说中那样“博学多能”。所以这些人就很瞧不起他而称他为“鄹人之子”。这个典故是因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在“鄹”当过官。孔子听到这样的评论,就幽默地说:“这才是礼啊!”孔子的回答也有人当成反问句:“难道你们做的这些仪式是合乎祭礼的吗?”言外之意有讽刺这些人才是真正不知礼的人。


孔子“每事问”,他自己虽然没讲明原因,可是从董仲舒开始(《春秋繁露》〈郊事对1〉)古注都一致认为是表示慎重,确认无误。这和他说的“使民如承大祭”(〈颜渊2〉)是他的一贯之道。


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。东汉王充就认为孔子初次进入太庙,因为不知而问,特别表明他不是“生而知之者”。黄怀信的表述很清楚:“盖孔子虽有知礼之名,而太庙毕竟未尝进入,首次入之,必有新鲜之感,故每事问。不知而问,故曰是礼也,不必是慎。”


这也许是孔子第一次“刘姥姥进大观园”的“无知之问”,也可以说是面对一个“失礼”的社会所展现的无奈的幽默智慧。两种孔子形象展现不同面貌。


这也许可以当成孔子自述自己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”的例证。“敏求”大概也是基于这里的“每事问”。


大家不懂要学着问,学问问学,这样可以学得多一点。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附录


〈八佾15〉子入大庙,每事问。或曰:“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?入大庙,每事问。”子闻之曰:“是礼也。”

《论衡》〈知实11〉子入太庙,每事问。不知故问,为人法也。孔子未尝入庙,庙中礼器,众多非一,孔子虽圣,何能知之?:“以尝见,实已知,而复问,为人法?”孔子曰:“疑思问。”疑乃当问邪?实已知,当复问,为人法,孔子知五经,门人从之学,当复行问,以为人法,何故专口授弟子乎?不以已知五经复问为人法,独以已知太庙复问为人法,圣人用心,何其不一也?以孔子入太庙言之,圣人不能先知,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