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

【原典】子曰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子贡问为仁。子曰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居是邦也,事其大夫之贤者,友其士之仁者。”颜渊问为邦。子曰:“行夏之时①,乘殷之辂②,服周之冕③,乐则《韶》《舞》④。放⑤郑声⑥,远⑦佞人。郑声淫,佞人殆⑧。”

【注释】①夏之时:夏代的历法,便于农业生产。②殷之辂:辂,音lù,天子所乘的车。殷代的车是木制成,比较朴实。③周之冕:周代的帽子。④《韶》《舞》:是舜时的舞乐,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。⑤放:禁绝、排斥、抛弃的意思。⑥郑声:郑国的乐曲,孔子认为是淫声。⑦远:远离。⑧殆:危险。

【译释】孔子说:“志士仁人,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,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。”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。孔子说:“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,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。住在这个国家,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,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。”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。孔子说:“用夏代的历法,乘殷代的车子,戴周代的礼帽,奏《韶》乐和《舞》乐,禁绝郑国的乐曲,疏远能言善辩的人,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,佞人太危险。”

解读正确看待生死怎样对待生与死,这是人生一大课题。人作为自然界的有机体,生老病死都有其自然的规律,这是自然的法则,是天的法则,人是无力回天的,所以人固有一死。但关键在于:当生与死、个人生命与正义事业发生尖锐矛盾时,怎样选择,怎样面对生与死。儒家的选择是“杀身成仁”、“舍生取义”。公元550年,东魏丞相高洋篡夺了帝位,建立了北齐政权。为了巩固其统治,高洋一面残杀元氏宗亲,一面又收买元氏势力中的叛逆。定襄令元景安贪生怕死,乞求高洋赐姓高,以示效忠。他在一次与堂兄元景皓等人密商应付时局对策时,将这个想法提了出来,遭到元景皓的坚决反对,说“大丈夫宁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泥瓦得以保全,怎么能改从他人姓氏而抛弃自己的本宗呢?”元景安把他的话报告给高洋,结果元景皓被杀害。成语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由此演化而来,比喻宁愿为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,也不愿屈从失节而苟且偷生。这既反映了一种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,也表达了人们对生与死的态度。这也是“舍生取义”的具体体现。司马迁在《报任卿书》中说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这就向我们昭示:为正义、为坚持真理而死,虽死犹生,就像碎玉,仍然放射出玉的光彩;贪生怕死、失节投敌,这种人虽生犹死,就如同被保全的泥瓦一样,为人不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