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言,失言

【原典】子曰:“由!知德者鲜矣。”子曰:“无为而治者,其舜也与?夫何为哉?恭己正南面而已矣。”子张问行。子曰:“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①之邦,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②,行乎哉?立则见其参③于前也,在舆则见其倚于衡④也,夫然后行。”子张书诸绅⑤。子曰:“直哉史鱼⑥!邦有道,如矢⑦;邦无道,如矢。君子哉蘧伯玉!邦有道,则仕;邦无道,则可卷⑧而怀之。”子曰:“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”

【注释】①蛮貊: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贬称,蛮在南,貊,音mò,在北方。②州里: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五党为州,二千五百家。州里指近处。③参:列,显现。④衡:车辕前面的横木。⑤绅:贵族系在腰间的大带。⑥史鱼:卫国大夫,名鳅,字子鱼,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。⑦如矢:矢,箭。形容其直。⑧卷:同“捲”,收起来。

【译释】孔子说:“由啊!懂得德的人太少了。”孔子说:“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,大概只有舜吧?他做了些什么呢?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。”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。孔子说:“说话要忠信,行事要笃敬,即使到了蛮貊地区,也可以行得通。说话不忠信,行事不笃敬,就是在本乡本土,能行得通吗?站着,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;坐车,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,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。”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束带上。孔子说:“史鱼真是正直啊!国家有道,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;国家无道,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。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!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;国家无道,就把自己本领隐藏起来。孔子说:“可以同他说话但没有和他说,就是失人;不可以同他说话,却同他说了,这就是失言。有智慧的人既不失人,也不失言。”

解读说话一定要谨慎有人把语言形容成刀剑,可见慎言的重要。孔子是一个非常慎言的人,他待人诚恳恭谦,看起来好像不善言辞,但在公开场合里,他又非常地能言善辩。所以,孔子一直在陈说一个道理:“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,行矣!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行乎哉!”人的脸孔上,有两个眼睛,两个耳朵,两个鼻孔,却只有一张嘴巴,这奇妙的组合,似乎蕴涵着很深的意义,就是告诫人们要多听,多看,少说。《伊索寓言》中有句名言:“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舌头,最坏的东西还是舌头。”因此,人要懂得“祸从口出”的道理,要管住自己的舌头。范雎在卫国见到秦王,尽管秦王求教再三,他都沉默不语;诸葛亮在荆州,刘琦也是多次请教,诸葛亮同样再三不肯说。最后到了偏僻的一座阁楼上,去了楼梯,范雎和诸葛亮才分别对秦王和刘琦指示了今后方向,所以历史上的“去梯言”,就表示慎言的意思。东晋时代的王献之,一日偕同两个哥哥王徽之、王操之,一起去拜访东晋名人谢安。徽之、操之二人放言高论,目空四海,只有献之三言两语,不肯多说。三人告辞以后,有人问谢安,王家三兄弟谁优谁劣?谢安淡淡说道:慎言最好!人生,有人喜欢饶舌,但也有人习惯于慎言。饶舌的人常常会吃亏;慎言的人,相对比较不容易受到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