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


志在于道, 行之以方

【原典】

子曰:“述而不作①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②。”

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③?”

子曰:“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④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”

子之燕居⑤,申申⑥如也;夭夭⑦如也。

子曰:“甚矣吾衰也!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⑧。”

子曰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⑨。”

子曰:“自行束修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

子曰:“不愤⑩⑾不启,不悱⑩⑿不发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志在于道,行之以方

【注释】

述而不作:述,传述。作,创造。②老彭:人名,但究竟指谁,学术界说法不一。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,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。③何有于我哉:对我有什么难呢?④徙:音xǐ,迁移。此处指靠近、做到。⑤燕居:安居、家居、闲居。⑥申申:衣冠整洁。⑦夭夭:行动迟缓、斯文舒和的样子。⑧周公:姓姬名旦,周文王的儿子。⑨艺: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六艺,都是日常所用。⑩束修:修,音xiū,干肉,又叫脯。束修就是十条干肉。⑩⑾愤: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。⑩⑿悱:音fěi,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。

【译释】

孔子说:“只阐述而不创作,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,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。”

孔子说:“默默地领会所学的知识,学习不觉得厌烦,教人不知道疲倦,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?”

孔子说:“对品德不去修养,学问不去传播,知道义不能去做,有了过错不能改正,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。”

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,衣冠楚楚,仪态温和舒畅,悠闲自在。

孔子说:“我衰老得很厉害了,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。”

孔子说:“以道为志向,以德为根据,以仁为凭借,活动于礼、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。”

孔子说:“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,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。”

孔子说:“教导学生,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,不去开导他;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,不去启发他。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,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,那就不再教他了。”

解读

默而识之成就学业历史事实证明,大凡智能、才干超群的人,在其求学之际,都可以看到他们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”的态度和方法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,这个国人心目中智能的化身,成才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诸葛亮结庐隆中十年,潜心学习,刻苦攻读,读的书很多,天文、历史、地理、军事、诸子百家,无所不读。书是读了不少,可就是对书中的某些义理还吃不透,就像江河一竿子下去难探深浅。某日,襄阳名士司马徽来访。面对名师,诸葛亮倾诉了胸中的苦闷。司马徽听后,不禁抚掌大笑,连声说:“以君之才,当访求名师指点。庞公常以璞玉浑金比喻你,现在正是时候,我给你物色到了一位开璞之匠、炼金之师。”于是,司马徽把年轻的诸葛亮介绍给了住在海南灵山的一位隐士,名酆玖,叫他师事这位隐士。既然这位隐士是“开璞之匠、炼金之师”,就应该有“开璞”、“炼金”的举动,可是诸葛亮在这里居住了一整年,并不见这位“匠”、“师”有什么“开璞”、“炼金”的动作,而每天只是叫他干些扫地、挑水的粗活。但诸葛亮既不嫌弃也无怨言,每天除完成那位隐士布置的粗活外,一有空闲就埋头读书,自己琢磨。这种情形隐士看在眼里,知道诸葛亮是个可造之材,并且有一种学而不厌的精神,有些感动。一年后的某日,隐士拿出《三才秘录》、《兵法阵图》、《孤虚相旺》三本书,对诸葛亮说:“你不必再干活了,只把这三本书拿去认真揣摩,百日之后再来谈谈。”

诸葛亮喜出望外,抱着三本书跑回自己的房间,埋头读起来。渴了喝口凉开水,饿了啃几口冷饭团,夜以继日,在房间里诵之,默之,思之,反复琢磨这三本讲兵法阵图、治国安邦之道的书,渐渐地嚼出

了点味道来。百天之后,与酆公对答,酆公发现诸葛亮不仅吃透了书中的义理,而且有自己的见解,甚感满意。他对诸葛亮说:“你已学业有成,可以回去了。”不久诸葛亮回到隆中,再与庞公等师友聚谈,师友无不刮目相看,称之为“卧龙”。

这么看来,与其说酆隐士是诸葛亮这块“璞玉浑金”的“开璞之匠、炼金之师”,还不如说诸葛亮这种“不辞辛劳、忍辱负重、甘于寂寞”的治学态度,对书本、对知识坚持默而识之、学而不厌的精神,才是真正打开诸葛亮智能的“匠师”。这是求知过程的一个基本规律,不仅一般人求取知识、获取知识必须如此,就算是天资聪慧的名人、智者要获得真知,也未必能超越这个过程。不但不能超越,反而正是这个“默而识之”成就了他们。“默而识之”就是“思”的具体化,“思”的具体途径和方法。要把所见所闻,以及从书本上看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,不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是不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