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在,回何敢死

  〈先进23〉子畏于匡,颜渊后。子曰:“吾以女为死矣!”曰:“子在,回何敢死?”

  这章表现的是孔子和颜渊的特殊感情,是孔子难得流露的真情。

  孔子到了匡这个地方,因为被错认为阳虎﹝或称阳货﹞,所以被追捕。孔子和弟子遭遇劫难后逃出。颜渊没跟上孔子一行人。﹝后来两人相逢。﹞孔子很高兴地﹝可能还流着眼泪﹞说:“我还以为你在乱事中死了呢?”颜渊﹝也很激动地﹞回答说:“老师您还在,我哪敢就这么随便死了呢?﹝我们的理想都还没实现呢!﹞”

  这段和〈子罕5〉是同一个“子畏于匡”事件的故事。在〈子罕5〉,孔子在危难中强调“斯文在兹”,来替弟子和自己壮胆。这里则是逃出之后和颜渊大难不死后的相逢情景。司马迁的记载把这段放在“斯文在兹”之前,似乎倒置了事件的前后(《史记》〈孔子世家22〉)。

  这段话最妙的在于颜渊的回答:“子在,回何敢死?”这句话除了可以严肃看待是学生尊敬老师之外,也可以有幽默的解读:“老师您比我年纪大,您都没死,我这个比您年轻的学生怎么会比您先死呢?”不过,最后颜渊还是“子在而死”,让孔子想起这句“子在,回何敢死?”更加伤心难过。

  东汉的王充特别提及这个故事,证明就算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没有“未卜先知”的能力(《论衡》〈知实6〉)。《吕氏春秋》〈孟夏纪〉〈劝学3〉则从这个故事看出:“颜回之于孔子也,犹曾参之事父也。古之贤者,与其尊师若此,故师尽智竭道以教。”

  从有形的生命来看,颜渊先孔子死了,孔子也先我们死了。可是从无形的思想生命来看,孔子的大同理想还在,总有继起不死的灵魂会围绕着那个理想而奋斗下去的。这也是“子在,回何敢死?”在精神上的传承。“斯文在兹”应该也不是孔子的专利才是。
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附录

  〈子罕5〉子畏于匡。曰:“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;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”

  《史记》〈孔子世家22〉将适陈,过匡,颜刻为仆,以其策指之曰:“昔吾入此,由彼缺也。”匡人闻之,以为鲁之阳虎。阳虎尝暴匡人,匡人于是遂止孔子。孔子状类阳虎,拘焉五日,颜渊后,子曰:“吾以汝为死矣。”颜渊曰:“子在,回何敢死!”匡人拘孔子益急,弟子惧。孔子曰:“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。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!”孔子使从者为甯武子臣于卫,然后得去。

  《孔子家语》〈七十二弟子解29〉颜刻,鲁人,字子骄。少孔子五十岁,孔子适卫,子骄为仆。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出,而令宦者雍渠参乘,使孔子为次乘,游过市,孔子耻之。颜刻曰:“夫子何耻之?”孔子曰:“《诗》云:‘觏尔新婚,以慰我心。’”乃叹曰:“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”

  《论衡》〈知实6〉子畏于匡,颜渊后。孔子曰:“吾以汝为死矣。”如孔子先知,当知颜渊必不触害,匡人必不加悖。见颜渊之来,乃知不死;未来之时,谓以为死。圣人不能先知,五也。

  《吕氏春秋》〈孟夏纪〉〈劝学3〉曾子曰:“君子行于道路,其有父者可知也,其有师者可知也。夫无父而无师者,余若夫何哉!”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。曾点使曾参,过期而不至,人皆见曾点曰:“无乃畏邪?”曾点曰:“彼虽畏,我存,夫安敢畏?”孔子畏于匡,颜渊后,孔子曰:“吾以汝为死矣。”颜渊曰:“子在,回何敢死?”颜回之于孔子也,犹曾参之事父也。古之贤者,与其尊师若此,故师尽智竭道以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