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以学易

  〈述而17〉子曰:“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!”

  这章也是孔子自述,只是有断句或是选字(“易”还是“亦”)的问题,而让整句有很大的歧解。

  一般的说法,这章和孔子学《易经》以避免大过有关。

  除了一般的断句法之外,还有一种断句兼选字的解法是:“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,亦可以无大过矣!”如果是这样,就是纯粹讲五十岁以后学习,和《易经》没有半点关系,也可以免除犯大过的可能。程树德认为:“五十以学者,即‘蘧伯玉行年五十,而知四十九年之非’意也。‘亦可以无大过矣’者,即‘欲寡其过’意也。”也就是说,晚学总比不学好。

  所以这句话,只有最后一段“可以无大过矣!”没问题。其他两句,都是问题。

  先是第一句话“加我数年”就牵涉到孔子说这话的年纪和整句话的逻辑问题。有关孔子讲这话的年纪有两种说法:一种是“四十五六七岁说”﹝皇侃说“四十五六”,邢昺说是“四十七”﹞,因为“加我数年”才到“五十”。可是如果已经知道学《易》能无大过,那么为什么不马上就学,还要等到“五十”才开始?另一种是“七十左右”,可是这样“加我数年学《易》”就说不通了。元朝的陈天祥在《四书辨疑》中乾脆说这章不可解。

  至于“学《易》可以无大过”的部分,何晏认为:“年五十而知天命,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,故可以无大过矣!”皇侃也说:“此孔子重《易》,故欲令学者加功于此书也。”朱子的说法明白点出:“学《易》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、进退存亡之道,故可以无大过。”

  如果从“依经解经”的立场来看,《论语》中并没有孔子传授《易》的记载。只有在〈子路22〉孔子引用到《易经》〈恒卦4〉九三的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”一词。

  司马迁说“孔子晚而喜《易》,序〈彖〉、〈系〉、〈象〉、〈说卦〉、〈文言〉。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曰:‘假我数年,若是,我于《易》则彬彬矣。’”(《史记》〈孔子世家61〉)这里根本没有提到“五十岁”的事。更令人不解的是,《孔子家语》还提到孔子弟子中有一位叫“商瞿”的人,比颜渊大一岁,也是鲁国人,他就是孔门《易经》的唯一传人(《孔子家语》〈七十二弟子解25〉)。可是司马迁在〈仲尼弟子列传85〉却没说孔子传《易》给商瞿的事,反而放在〈儒林列传19〉里说,而且还提供了相当完整的《易经》传承系谱﹝《汉书》〈儒林传9〉中的记载详略不同﹞。司马迁倒是有提到商瞿年长无子,后来再娶,还怕绝后,结果孔子大概是替他卜了一卦,说他四十岁过后会有五个儿子。后来果然(《史记》〈仲尼弟子列传98〉)。《孔子家语》在讲同一个故事的时候,多了一句他劝告朋友年长无子,“未必妻之过”这么睿智而且有现代生物学概念的话(《孔子家语》〈七十二弟子解32〉)。东汉的王充也提到孔子生病商瞿占卜的事(《论衡》〈别通15〉)。

  可是,奇怪的就是,这些都没备记载在《论语》中。难到这又有什么孔门的“不传之祕”?

  我五十岁生日的那年大年初一,在例行性给毓老师拜年之后回到家,就拿起《易经》好好念了一遍。以前念大学时和毓老师学了一些皮毛,觉得和自己个性不合,只要规规矩矩做人就好,所以也没认真学。现在后悔了。这算是我年轻时不学的“大过”吧?

  我跟毓老师学《易经》时,老师不教卜卦。但是听一些学弟妹说,老师教过卜卦,但是怕流弊太大,所以后来就再也不教。我们学的《易经》算是“君子易”,重视修己安人,不特别关注“趋吉避凶”的那套“江湖易”。“易为君子谋,不为小人谋”,懂这个道理,学过半矣!不过,师门中教《易经》的学长不少,也都有各自的路数。真是“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。

  现代人希望学点传统智慧,都不想到从《论语》入手,都眼高手低要学《易经》,所以造就了“《易经》班满街开,《易经》书满街卖”的现象。如果大家都求“无大过”,这是好事。如果不修德守正,只想趋吉避凶,天下也这样便宜的事吗?台湾有一位贪官和行贿的建商都去修了某位学长开的《易经》,其中建商还带了祕书去听课,结果行贿和收贿的事迹败露,一样锒铛入狱。

  有人学《易经》还是免不了“大过”。
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附录

  〈子路22〉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’善夫!”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”子曰:“不占而已矣。”

  《易经》〈恒卦4〉九三: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,贞吝。象传:不恒其德,无所容也。

  《史记》〈孔子世家61〉孔子晚而喜《易》,序〈彖〉、〈系〉、〈象〉、〈说卦〉、〈文言〉。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曰:“假我数年,若是,我于《易》则彬彬矣。”

  《孔子家语》〈七十二弟子解25〉商瞿,鲁人,字子木。少孔子二十九岁,特好《易》,孔子传之,志焉。

  《史记》〈仲尼弟子列传85〉商瞿,鲁人,字子木。少孔子二十九岁。

  《孔子家语》〈七十二弟子解32〉梁鳣,齐人,字叔鱼。少孔子三十九岁,年三十,未有子,欲出其妻。商瞿谓曰:“子未也。昔吾年三十八无子,吾母为吾更取室。夫子使吾之齐,母欲请留吾。夫子曰:‘无忧也。瞿过四十,当有五丈夫。’今果然。吾恐子自晚生耳,未必妻之过。”从之,二年而有子。

  《史记》〈仲尼弟子列传98〉孔子既没,弟子思慕,有若状似孔子,弟子相与共立为师,师之如夫子时也。他日,弟子进问曰:“昔夫子当行,使弟子持雨具,已而果雨。弟子问曰:‘夫子何以知之?’夫子曰:‘《诗》不云乎?“月离于毕,俾滂沱矣。”昨暮月不宿毕乎?’他日,月宿毕,竟不雨。商瞿年长无子,其母为取室。孔子使之齐,瞿母请之。孔子曰:‘无忧,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。’已而果然。问夫子何以知此?”有若默然无以应。弟子起曰:“有子避之,此非子之座也!”

  《论衡》〈别通15〉孔子病,商瞿卜期日中。孔子曰:“取书来,比至日中何事乎?”圣人之好学也,且死不休,念在经书,不以临死之故,弃忘道艺,其为百世之圣,师法祖脩,盖不虚矣!自孔子以下,至汉之际,有才能之称者,非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也,不说五经则读书传。书传文大,难以备之。卜卦占射凶吉,皆文、武之道。昔有商瞿,能占爻卦;末有东方朔、翼少君,能达占射覆。道虽小,亦圣人之术也,曾又不知。

  《史记》〈儒林列传19〉自鲁商瞿受易孔子,孔子卒,商瞿传易,六世至齐人田何,字子庄,而汉兴。田何传东武人王同子仲,子仲传菑川人杨何。何以易,元光元年征,官至中大夫。齐人即墨成以易至城阳相。广川人孟但以易为太子门大夫。鲁人周霸,莒人衡胡,临菑人主父偃,皆以易至二千石。然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。

  《汉书》〈儒林传9〉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,以授鲁桥庇子庸。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。子弓授燕周丑子家。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。子乘授齐田何子庄。及秦禁学,易为筮卜之书,独不禁,故传受者不绝也。汉兴,田何以齐田徙杜陵,号杜田生,授东武王同子中、雒阳周王孙、丁宽、齐服生,皆着易传数篇。同授淄川杨何,字叔元,元光中征为太中大夫。齐即墨成,至城阳相。广川孟但,为太子门大夫。鲁周霸、莒衡胡、临淄主父偃,皆以易至大官。要言易者本之田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