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

【原典】

子张问仁于孔子。

孔子曰:“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。”

“请问之。”曰:“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。”佛①召,子欲往。子路曰:“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:‘亲于其身为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。’佛以中牟②畔,子之往也,如之何?”子曰:“然,有是言也。不曰坚乎,磨而不磷③;不曰白乎,涅④而不缁⑤。吾岂匏瓜⑥也哉?焉能系⑦而不食?”子曰:“由也,女闻六言六蔽矣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”“居⑧,吾语女。好仁不好学,其蔽也愚⑨;好知不好学,其蔽也荡⑩;好信不好学,其蔽也贼⑩⑾;好直不好学,其蔽也绞⑩⑿;好勇不好学,其蔽也乱;好刚不好学,其蔽也狂。”多行仁道,方得人心

【注释】①佛肸:音bìxī,晋国大夫范氏家臣,中牟城地方官。②中牟:地名,在晋国,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。③磷:损伤。④涅:一种矿物质,可用作颜料染衣服。⑤缁:音zī,黑色。⑥匏瓜:葫芦中的一种,味苦不能吃。⑦系:音jì,结,扣。⑧居:坐。⑨愚:受人愚弄。⑩荡:放荡。好高骛远而没有根基。⑩⑾贼:害。⑩⑿绞:说话尖刻。

【译释】子张向孔子问仁。孔子说:“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,就是仁人了。”子张说:“请问哪五种。”孔子说:“庄重、宽厚、诚实、勤敏、慈惠。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,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,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,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,慈惠就能够使唤人。”佛肸召孔子去,孔子打算前往。子路说:“从前我听先生说过:‘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,君子是不去的。’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,你却要去,这如何解释呢?”孔子说:“是的,我说过这样的话。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?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?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?怎幺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?”孔子说:“由呀,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?”子路回答说:“没有。”孔子说:“坐下,我告诉你。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,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;爱好智能而不爱好学习,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;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,它的弊病是被人伤害;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,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;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,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;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,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。”

解读释前嫌为自己赢口碑“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”这种偏激狭隘的话,不仅能误导人的精神言行,而且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。倘若付诸行动,则有可能产生毁己害人的恶果。聪明善良的人,无论从哪种角度出发,都不会采取这种不明智的做法。要知道:宽则得众。中国历史上,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依靠一个“宽”字,才得到众臣的鼎力相助,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的。李靖曾在隋朝隋炀帝时代任郡丞,而且他最早发现李渊即李世民的父亲有图谋天下之意,并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。李渊灭隋后,要杀李靖,李世民却极力反对报复,再三恳求父亲说,目前正是用人之际,不可滥杀将才;只要李靖甘心归顺,可免除一死。李靖的性命终于保住了。李靖有感于李世民的厚德,竭尽全力,为唐王朝的安邦定国驰骋疆场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在唐朝王室争权中,魏征原来是辅佐李渊的长子太子李建成的。魏征早就察觉到李世民不是等闲之辈,不会甘心屈居秦王之爵。为巩固太子的地位,以便日后顺利继位,他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。这件事李世民耳闻已久,但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,李世民同样不计前嫌,量才重用,使魏征“喜逢知己为主,竭其力用”,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丰功伟绩。除以上两人之外,李世民还对许多与他有过冲突的人不计旧怨,一概量才录用,因而成为历史上深受臣民拥护的君主。我们大概都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:“冤冤相报何时了。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有一些人总是计较这样的事:谁曾在过去招惹过我,谁又曾在某时让我下不来台,将来找机会一定要好好整他一顿,出口恶气。其实,这种“恶气”并不是来源于别人,正是他自己催生的。可以想象,他倘若在某个时候得到机会去报复别人,势必会引起新的怨隙,这于人于己,都是有害无益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