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若(子有、有子)

1.jpg

有若字子有。生于春秋鲁定公二年(前508),一说鲁昭公二十四年(前518),或说鲁昭公二十七年(前.515),卒于鲁悼公年间。鲁国人。

      有若跟言偃、卜商、曾参、颛孙师等弟子一样,都是在孔子晚年入门的学生。有若年轻时曾在鲁国担任武士;鲁哀公八年,吴王亲自帅军攻打鲁国,鲁国大夫微虎征选军中敏捷有力的武士三百人,准备夜袭吴王营帐,有若也被选入其中,有人便劝谏季康子说:此举不足以使吴军受创,反而会让许多鲁国的优秀人才白白送命。此外,哀公曾经向有若问政(〈颜渊〉),但是有若并没有出仕文职。

      唐代,玄宗追封“汴伯”。宋代,真宗加封“平阴侯”。明代,世宗诏改“先贤有子”。

      有若也跟曾参一样,没有担任过政务官,倒是曾经向鲁哀公谏言。哀公问有若,饥荒歉收导致国库入帐不足该怎么办。有若回答:“何不减税?”哀公反问:“加征还不够呢,怎么能减税!”有若回答:“百姓足,君孰与不足?百姓不足,君孰与足?”(百姓富足了,社会安和乐利,国君您哪里会穷困呢?百姓若是穷困,民生凋敝,国君您又如何富足?)[〈颜渊〉]相较于为季氏征税的冉求,无位的有若展现出比较高的独立自主性,坚守住儒家轻征赋税、藏富于民的思想原则。 

      孔子过世后,有些学生想要推举有若接替孔子,将孔门的教学活动延续下去。这个提议当时可能引起众弟子的讨论,但是孔子既是裁成众弟子的老师,又是众弟子景仰的对象,所以不只有若,任何人的德行成就与形象地位,都很难取代孔子,所以后来并没有实行。(司马迁说弟子们推举有若,是因为他长得像孔子,未必可信。孟子说这个提案没有实行是因为曾参独排众议,也不尽然,因为《礼记》有几则记述显示,当时弟子们曾经比较过有若与孔子的德行。)

      于是,弟子们后来就各自指导后来的求学者,有若、曾参、卜商、言偃、颛孙师、澹台灭明等弟子都各自有门人从学。有若教学的情况不详,不过《论语》、《礼记》书中提到有若的时候,往往尊称为“有子”,而不是依照通例称字,所以一般认为这些记述出自于有若的学生,只是已经不知道他们的身分与发展情况了。

      有若的思想有两个重点,一是他很重视礼乐的本源――情感。有若认为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”(行礼作乐,最重要的是就是为了使人心平和)[〈学而〉]他还曾经针对这个问题,和言偃有过一番讨论:当时两人一起目睹某人为父母治丧,有若有感而发地说:“我一直就觉得丧礼规定‘踊’这个动作没有意义,应该要去除。你看人在哀伤之中,真情流露,就像那样吧,哪里还管得到动作该怎么做呢?”[“予壹不知夫丧之踊也,予欲去之久矣。情在于斯,其是也夫?”《礼记》]另一点则是,有若很重视“孝”。他说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[〈学而〉]有若认为孝悌就是仁德的根本,并且将孝悌的重要性,从家庭伦理推展到社会秩序。从重视礼的精神以及着重推展内在德行这两个特征来看,有若的立场与曾参相近,与言偃、卜商比较不同。几位传学弟子彼此之间的讨论交流,对于战国时代的儒学发展,或许会有所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