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钓而不纲

  这章是弟子记载孔子钓鱼和射箭的原则,没有孔子说的话,放在〈乡党〉应该是比较恰当的。

  孔子钓鱼时用钓竿,不用渔网;射箭时绝不射夜间停留在树上休息的鸟。

  “钓”、孔安国说是“一竿钓也”,也就是“用钓竿钓鱼”。“纲”、恐安国说是“为大纲以横绝流”,也就是用“鱼网网鱼”。“弋”是“缴射”,朱子解释说:“以生丝系矢而射也”。“宿”、孔安国是“宿鸟”,也就是“夜间在树上休息的鸟”,皇侃的解释是“宿鸟夜聚有群易得多”,也就是怕一次伤害太多,所以才不射。

  古注对于这段话没有太多歧见。皇侃解是“周、孔之教,不得无杀,是欲因杀止杀,故同物有杀也。”所以不是“不杀”,而是“杀也要有节制”。邢昺挑明了说:“钓则得鱼少,网则得鱼多。孔子但钓而不纲,是其仁也。”后人大概也都是顺着这样的解释来看待这章。总之,孔子做不到“不害”,所以就以“最小伤害”为原则。

  孔子对动物的态度还有其他记载:有一次马厩失火了,孔子听闻之后,第一时间先问有没有人受伤,然后才问到马的情况。(〈乡党12〉)﹝这段有歧解:有人解释这段时,认为孔子“问人不问马”,有人解释说“先问人,才问马”。﹞另外一个孔子和动物的故事是:孔子养的狗死了,就让子贡﹝或作“子赣”﹞将狗埋了,还特别叮嘱子贡要用废弃的车盖。孔子就算是再穷也不能让死狗草草给埋了。这样兼顾了“尊生”和“惜物”之理(《孔子家语》〈子贡问24〉和《论衡》〈祭义8〉)。

  楚庄王当初爱马死掉后,原来想要厚葬,后来被优孟的一席幽默给打醒了(《史记》〈滑稽列传6〉)。现代有些人对于动物的感情又“更上一层”,有些“宠物”,出门有车可乘,天冷有衣可穿,还有专人代为梳洗,一旦失宠,这些“袭日贵宾”就马上沦落街头流浪,甚至进入动物收容所,等待“安乐死”。这些都是“太过

  ”的行为。

  孔子对于人和动物的关系也是谨守中庸之道,不走极端,还是值得现代人借镜。

  毓老师说过,每次看到遛狗的人都会觉得这人一定很孝顺,对狗都这么好,对他父母亲难道不会更好吗?当然毓老师讲这话是语带讽刺的。但是毓老师自己也养过好几只腊肠和松狮狗,就没人敢问老师孝不孝顺的事。毓老师曾经为了太师母而亲手绘制了一千幅的观音图。身教如此,何须多言。
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附录

  〈八佾7〉子曰:“君子无所争,必也射乎!揖让而升,下而饮,其争也君子。”

  〈八佾16〉子曰:“射不主皮,为力不同科,古之道也。”

  〈子罕2〉达巷党人曰:“大哉孔子!博学而无所成名。”子闻之,谓门弟子曰:“吾何执?执御乎?执射乎?吾执御矣。”

  〈宪问5〉南宫适问于孔子曰:“羿善射,奡荡舟,俱不得其死然;禹稷躬稼,而有天下。”夫子不答,南宫适出。子曰:“君子哉若人!尚德哉若人!”

  〈乡党12〉厩焚。子退朝,曰:“伤人乎?”不问马。

  《孔子家语》〈子贡问24〉孔子之守狗死。谓子贡曰:“路马死则藏之以帷,狗则藏之以盖。汝往埋之。吾闻弊帷不弃,为埋马也;弊盖不弃,为埋狗也。今吾贫无盖,于其封也,与之席,无使其首陷于土焉。”

  《论衡》〈祭义8〉孔子之畜狗死,使子戆埋之,曰:“吾闻之也,弊帷不弃,为埋马也;弊盖不弃,为埋狗也。丘也贫,无盖,于其封也,亦与之席,毋使其首陷焉!”延陵季子过徐,徐君好其剑,季子以当使于上国,未之许与。季子使还,徐君已死,季子解剑带其冢树。御者曰:“徐君已死,尚谁为乎?”季子曰:“前已心许之矣,可以徐君死故负吾心乎?”遂带剑于冢树而去。祀为报功者,其用意犹孔子之埋畜狗也;祭为不背先者,其恩犹季之带剑于冢树也。

  《史记》〈滑稽列传6〉优孟,故楚之乐人也。长八尺,多辩,常以谈笑讽谏。楚庄王之时,有所爱马,衣以文绣,置之华屋之下,席以露床,啗以枣脯。马病肥死,使群臣丧之,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。左右争之,以为不可。王下令曰:“有敢以马谏者,罪至死。”优孟闻之,入殿门。仰天大哭。王惊而问其故。优孟曰:“马者王之所爱也,以楚国堂堂之大,何求不得,而以大夫礼葬之,薄,请以人君礼葬之。”王曰:“何如?”对曰:“臣请以彫玉为棺,文梓为椁,楩枫豫章为题凑,发甲卒为穿圹,老弱负土,齐赵陪位于前,韩魏翼卫其后,庙食太牢,奉以万户之邑。诸侯闻之,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。”王曰:“寡人之过一至此乎!为之柰何?”优孟曰:“请为大王六畜葬之。以垄灶为椁,铜历为棺,赍以姜枣,荐以木兰,祭以粮稻,衣以火光,葬之于人腹肠。”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,无令天下久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