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

  【论语.述而

  子曰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孔子说:“学习,遇到不明白的地方,不先反复思维,就不开启使他通达。不用心思考,想说而说不出来,就不点示使他表达清楚。举出一个角落,却无法回答另外三个角落,就不再往下教导了。”

  【释义】

  “不愤不启”,“愤”,满满的意思。一直想却想不通,思绪就充满整个心中。“启”,开启的意思,教导学生打开壅塞不通的地方。

  “不悱不发”,“悱”,想说而说不出口。“发”,指点明示。“愤”及“悱”都是学生心中有强烈的求知动机,不断的思之思之,思之不得也绝不放弃。此时老师才加以点拨,学生豁然开通,所学必能深入。老师如此教学,学生对于学业,必定不敢不专心致志。

  “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”,“隅”,角,例如一张桌子有四个角,老师教导一个角,学生无法触类旁通其他三个角,老师就暂时不往下教导。如果往下教导也是壅塞滞碍,效果适得其反。

  【故事】

  孔子的学生子夏,对《诗经》很有兴趣。有一次,他拿《诗经》里的一段话请教老师: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”,丽质天生的美女,笑起来更美丽,眼睛一转动更觉灵巧,是素白加上了文采,这是什么意思?子夏想了很久,却参不透其中的深意。此时孔子就点示他“绘事后素”,例如画图,先要以白色的素面为底,才能作画。子夏一听就领悟了,向老师说出心得:“礼后乎?”君子先要有忠信的良善本质,再学习礼仪,这样才能尽善尽美吗?孔子听了很高兴,赞美子夏能够触类旁通,发明诗中的新意,很愿意和子夏一起谈论《诗经》。

  本章孔子提醒担任老师者,要观察学生的用心及领悟的状况,才能适当的加以点示。学习各种学问的我们,也要自我检视是否常有“愤”“悱”之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