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无所争

【论语.八佾

子曰“君子无所争。必也射乎:揖让而升、下,而饮;其争也君子。”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一位有品德、有学问,而且能够自立的君子,对于违背仁道的功名利禄,自然不愿去争取。假使必不得已,一定要说君子之争,就以射礼作为例子吧!比射时,升堂及下堂都相互行礼作揖,礼让对方先行。胜负确定以后,互相举杯敬对方,输的人先罚酒,赢的人再回敬一杯。这样的较量,仍然有所争,但是所争却在于自己本身有没有射中鹄的、有没有合乎礼仪,而不失为君子之争的风范!”

【释义】

“君子无所争”,这是本章的重点。

西洋人讲究竞争才能生存,现在的风气也偏向争名夺利,而且更是明争,夸赞自己、诋毁别人,这是大毛病啊!

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没有这样主张。中国是礼义之邦,讲究谦让,对于名利的看法“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”,是天命所决定,如果一直想争,无形中名利心就炽然而生,如此岂能够称得上君子?

“必也射乎”,这是以射箭作为例子而已,并非君子所争只在射礼。例如“战阵无勇,非孝也”,打战不怕死,争着赴死,这也是君子之争。所以凡是关系着道义仁德的事,岂能放着不管呢?

“揖让而升、下,而饮”这是举行射礼时,虽有所争,而升堂、下堂、饮酒,皆是揖让有礼、态度雍容。绝非粗暴厉色,只想打败对方,一心求胜的鄙陋小人。

“其争也君子”,君子的目标在于道义及利国富民上,不义而富且贵,绝不争取。反之,合乎道德仁义,对大众有利益的,又要固执力行。此时绝非不争,正应择善固执。所谓“见义不为无勇也”、“当仁不让于师”,岂能无所争,而自泥于乡愿小人!所以“其争也君子”,正是耐人细味啊!

【故事】

耶律楚材是元朝灭金时的宰相,当时正是我国宋朝末年,北方被金朝占据,元兵久攻不下金朝的京城汴梁,元将誓言攻下以后,要将城中的百姓赶尽杀绝,以泄心头怨恨。耶律楚材极力进谏元朝皇帝说:“将士流露在外数十年,所要获得的是土地及人民,而且京城汴梁的人才荟萃、资源丰富,一旦杀光,又能得到什么呢?”就因耶律楚材的坚持及善巧进言,争取到汴梁一百四十七万人存活下来。正是当仁不让、见义勇为的典范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