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仁不让于师

  当仁,不让于师

  名句的诞生

  子曰:“当仁1,不让2于师。”

  ——卫灵公·三十五

  完全读懂名句

  1.当仁:面对仁的时候。2.让:谦让。

  遇到人生正途上该做的事,即使对老师也不必谦让。

  名句的故事

  “仁”是中国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,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内核理论。什么是“仁”呢?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三次向孔子问这个问题,前两次樊迟对于孔子的回答都不能了解,第三次孔子做了最简单的解释:“爱人。”孔子还说:“泛爱众,而亲仁。”(《学而·六》)孔子说的“仁”就是“博爱”的意思。

  有一次那位喜欢“昼寝”(白天睡觉)的宰予故意跟孔子抬杠,他问孔子:“仁者,虽告知日『井有仁焉』,其从之也?”(“井有仁焉”的“仁”与“人”通用。)宰予的意思是:“夫子,您平时常说要仁爱,现在如果有人掉到井里,仁人是否也要一起跳下去救他呢?”孔子说:“何为其然也?君子可逝也,不可陷也;可欺也,不可罔也。”(《雍也·二十四》)这是说,孔子责备宰予:“你问这是什么傻问题?君子可以想办法把井里的人救出来,却不能跟着他跳进去;君子可能会被欺骗,却不能被蒙蔽。”

  可见孔子的“仁”是有智能的仁爱,而非盲目的爱,而当学生遇到必须行仁义之事时,即使是老师在场,也不必谦让。后来这句话简化为“当仁不让”,意思扩大为对于应该做的事勇于承担而不推让。

  历久弥新说名句

  清末的康有为、梁启超是关系十分密切的师生。

  少年时,梁启超就拜在康有为门下为弟子,两个人一起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,同榜中了进士。

  后来两个人联合发动“维新运动”,并称“康梁”。维新变法失败后,他们又一起逃往日本。

  之后两人的政治立场渐渐有了分歧。康有为继续鼓吹维新变法,坚持保皇保教,反对革命。梁启超由保皇转向革命,1902年,本着“吾爱孔子,吾尤爱真理;吾爱先辈,吾尤爱国家;吾爱故人,吾尤爱自由”,他公开发表文章,认为“教不必保,也不可保,从今以后,只有努力保国而已”,受到康有为的严厉批评。

  民国成立后,康有为积极复辟。1917年,康有为联合统率辫子军的张勋,趁国务总理段祺瑞和大总统黎元洪之间的府院之争,请溥仪重新登基做皇帝,史称“张勋复辟”。而梁启超则坚决维护民主共和,并参加武力讨伐,他还以个人名义发出反对的电报,有人担心这会破坏师生情谊,但梁启超只说:“师弟自师弟,政治主张则不妨各异,吾不能与吾师共为国家罪人也。”

  西方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门下求学时,师生论学切磋很密切,但后来他们也在学术上看法分歧:柏拉图“唯心”、亚里士多德“唯物”;柏拉图为学重综合,亚里士多德重分科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亚里士多德说出: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。”这句经常被引用的名言,恰与孔子“当仁,不让于师”的理念相呼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