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见君子者,斯可矣

【原典】

子曰: 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 好古, 敏以求之者也。”

子不语怪、 力、 乱、 神。

子曰: “三人行, 必有我师焉。 择其善者而从之, 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
子曰: “天生德于予, 桓① 其如予何?”

子曰: “二三子 ② 以我为隐乎? 吾无隐乎尔。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, 是丘也。”子以四教: 文、 行、 忠、 信。

子曰: “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! 得见君子者, 斯可矣。” 子曰: “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! 得见有恒者, 斯可矣。 亡而为有, 虚而为盈, 约 ③ 而为泰 ④ , 难乎有恒矣。”

【注释】

①桓魋: 魋, 音 tuí, 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———司马, 是宋桓公的后代。

②二三子: 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。 

③约: 穷困。 

④泰: 这里是奢侈的意思。

【译释】

孔子说: “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, 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, 勤奋地去求得知识的人。”

孔子不谈论怪异、 暴力、 变乱、 鬼神。

孔子说: “三个人一起走路, 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。 我选择他好的地方向他学习, 看到他有不好的地方, 就反省自己同样的缺点加以改变。”

孔子说: “上天把德赋予了我, 桓魋能把我怎么样?”

孔子说: “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? 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。 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。 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。”

孔子在四个方面教育弟子: 知识、 德行、 忠诚、 信义。

孔子说: “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, 能看到君子, 这就可以了。” 孔子又说:“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, 能见到持之以恒地追求仁德的人, 这也就可以了。 没有却装作有, 空虚却装作充实, 穷困却装作富足, 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向着仁道的。”

解 读

学习他人的长处

         “三人行, 必有我师焉。 择其善者而从之, 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这句话, 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、 虚心好学的精神。 它包含了两个方面: 一方面, 择其善者而从之, 见人之善就学, 是虚心好学的精神; 另一方面, 其不善者而改之, 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, 反省自己, 是自觉修养的精神。 这样, 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, 都可以为师。

         “三人行, 必有我师焉”, 这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, 但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。 现在, 我们理解其意为: 能者为师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, 而每个人都有长处值得我们学习, 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。 例如, 在一个班级里, 就有许多小 “能人”: 有的写了一手好字; 有的擅长绘画; 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; 有的是足球场上的闯将; 有的阅读了大量的古今诗词; 有的通晓中外地理; 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; 有的具有歌

唱家的天赋……多向这些同学学习, 不就可以使我们———这置身于万绿田中的小苗———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?

          “三人行, 必有我师焉, 择其善者而从之, 其不善者而改之” 的态度和精

神, 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。 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, 随时对他人缺点引以为戒, 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, 与人为善, 待人宽而责己严。 这不仅是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, 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。 另外这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、 修身养性、 增长知识, 都是很有裨益的。

       虽然 “三人行, 必有我师焉”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 可是人们并非经常能够做到。 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, 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, 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; 或者喜欢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比较。 在与人相处中, 就表现为对比自己优秀、 比自己强的人不服气; 宽于待己而严于责人;看不起有缺点和错误的人; 拿正确的道理当作手电筒, 不照自己, 只照他人。这样做, 既阻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, 也难免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,甚至发生冲突。

  所以, 重温孔子的教诲, 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, 并且努力去做, 是很有意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