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无违


尽孝由心, 遵礼而行

【原典】

孟懿子①问孝,子曰:“无违②。”樊迟③御④,子告之曰:“孟孙⑤问孝于我,我对曰无违。”樊迟曰:“何谓也?”子曰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

孟武伯⑥问孝,子曰:“父母唯其疾之忧。”子游⑦问孝,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”子夏问孝,子曰:“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;有酒食,先生⑧馔⑨,曾是以为孝乎?”尽孝由心,遵礼而行

【注释】

①孟懿子:鲁国的大夫,三家之一,姓仲孙,名何忌,“懿”是谥号。②无违:不要违背。③樊迟:姓樊名须,字子迟。孔子的弟子。④御:驾驭马车。

⑤孟孙:指孟懿子。⑥孟武伯:孟懿子的儿子,名彘。武是他的谥号。⑦子游:姓言名偃,字子游,吴人,孔子的弟子。⑧先生:先生指长者或父母;前面说的弟子,指晚辈、儿女等。⑨馔:音zhuàn,意为饮食、吃喝。

【译释】

孟懿子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孝就是不要违背礼。”樊迟为孔子驾车,孔子告诉他:“孟孙问我什么是孝,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。”樊迟说:“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?”孔子说:“父母活着的时候,要依礼侍奉他们;父母去世后,要依礼埋葬他们、祭祀他们。”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,孔子说:“对父母,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。”子游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如今所谓的孝,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。但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,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,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?”

子夏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。仅仅是有了事情,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,有了酒饭,让父母吃,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?”

解读

多替父母着想微软总裁比尔·盖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等待,唯有孝顺不能等待。”是啊,时间是不等人的,等到你真正拥有了孝顺能力的时候,可能为时已晚,父母可能吃不动也穿不了了,甚至已经远离尘世。而且,对父母的爱是人类一切爱的源泉,从爱父母开始,爱同学、爱朋友、爱集体、爱祖国……我们才渐渐懂得如何去爱。反之,不孝顺则是人类最大的罪过,是一个人修养中最大的缺憾。

亲情是一个人善心、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;孝敬父母,尊敬长辈,是做

人的本分,是天经地义的美德,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,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。试想,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、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,谁还相信他是个“人”呢?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?

《新三字经》里有一句:“能温席,小黄香,爱父母,意深长。”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孩子。他九岁时,不幸丧母,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。每当夏天炎热时,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,赶走蚊子,放好蚊帐,让父亲能睡得舒服;在寒冷的冬天,床席冰冷如铁,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,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,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。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,而且苦勤奋,博学多才,当时就有“天下无双,江夏黄童”的赞誉。孝敬父母,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,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、情感方面的需求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,更要悉心照顾,耐心安慰。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,虽然儿孙满堂,在生活上不愁吃穿,不缺钱花,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,平时很少见面,所以,在感情上他们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。不是有首歌中唱到:“常回家看看,回家看看,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,揉揉肩,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,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!”

鸦有反哺之恩,羊有跪乳之德。父母教养孩子一辈子,晚辈对长辈的孝,无非体现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。物质方面,不过赡养而已。老人辛苦一生,老来耳聋眼花、腿麻脚软,儿女自当向乌鸦学学,不要把自己当作从石缝中蹦出来的。精神方面,不过安慰而已。儿女长大之后各奔前程,留老人在家浊眼相望,独对夕阳,昔日养育儿女之苦之乐,仿佛梦中,此时当儿女的能做的不过是看看老人,聊聊天,说说话,让老人感受一份天伦之乐而已。百善孝为先,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,都要记着爸爸、妈妈;而且要趁他们还健在的时候,多孝敬他们。有句话是这么说的,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在”,人生几十年匆匆而过,在父母在世的时候,我们做儿女的,应该多尽一份孝心,多替父母着想,让父母生活得开开心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