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丘明

1.jpg

姓左,名邱明。左邱明是鲁国的一位贤人,但是他的生存年代以及生平事迹,都只有很模糊的资料。最广为流传的两种说法:“左邱明是孔子弟子”,以及“左邱明作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”,其实有很多可疑之处,至今仍无法澄清。 

      汉代以前,并没有确指左邱明是孔门的一员,直到晋儒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.序》,才首度提出:“左邱明受经于仲尼”,差不多同时代的荀崧上奏的疏文也说:“孔子惧而作春秋……左邱明、子夏造膝亲受。”从此就有了左邱明受业于孔子,是孔子学生的说法。但是,无论杜说或荀说,都没有历史资料的根据。

      另一方面,《论语.公冶长》记载孔子说:“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”(假意说好听话、伪装亲切的表情、卑躬屈膝的做法,左邱明引以为耻,我也引以为耻。心中怀着怨恨却与对方亲善,左邱明引以为耻,我也引以为耻。)孔子曾说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”、“巧言乱德”[《论语》],对于当时崇“佞”的风尚相当厌恶,这里特别指出左邱明能不同世俗、引以为耻,可见孔子对于左邱明的评价很好。更重要的是,孔子先称扬左邱明,再说自己与左邱明相同,是比较尊敬、客气的说话方式。因此,许多学者认为《论语》中所说的左邱明,应该是鲁国的一位贤人,年纪或辈分不至于小于孔子。

      另一个疑惑是,左邱明的著作有哪些?司马迁在《史记.十二诸侯年表序》说:“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,各安其意,失其真,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,成《左氏春秋》”,又在同书〈太史公自序〉言:“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”。换言之,司马迁认为《春秋左传》和《国语》都是左邱明所作的。后人因此又称《春秋左传》为“《春秋》内传”,称《国语》为“《春秋》外传”。至于为什么要撰述两本史着,历来主要有两种解释:一是《左传》言说未尽,所以另作《国语》补充;二是《左传》为精华选辑,《国语》则为其他驳杂资料。

      然而,《左传》的文字简洁洗练,《国语》则比较冗芜枝蔓;同时两书对于史事取材、人事记述、以及评论焦点等,也有许多相异之处。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,都认为《春秋左传》与《国语》并不是出于同一人之手。如果两书不出于一人,就不可能都是左邱明的著作。而《春秋左传》的作者是不是左邱明,由于司马迁的说法在汉代广为流传,质疑者又没有找到能信服众人、推翻诸说的证据,所以目前只能存疑,仍以左邱明为《春秋左传》的作者。至于《国语》,由于书中各国史事的文字风格不一,记述方式也不尽相同,因此目前一般将《国语》视为众着汇整之作,而非某一人(如左邱明)的作品。 

       进一步说,问题还不仅于此。因为《春秋左传》记载到鲁哀公二十七年,距离孔子过世已经有十一年,传文中更提及距离孔子过世二十六年以后的事件,以及五十三年以后的资料。孔子过世时已经是七十三岁高龄,如果左邱明是与孔子约略同时的人,又是《春秋左传》的作者,那么他的年寿之高,着实不合常理。于是学者又怀疑《春秋左传》作者另有其人,除了提出其他可能人选以外,也有认为:《左传》作者与《论语》中所提到的贤人不是同一人,而是一前一后两位“左邱明”;只是这种说法仍然没有佐证资料,只是猜想之词。

      除了这两个主要问题以外,也有说左邱明应该是鲁国史官(所以才能得到大量史料,著作《春秋左传》),或者说左邱明是盲人(源于司马迁说,见上文所引)等等,大致都是后人根据史料残简而推衍出来的说法,无法更进一步论述详情。 

      总之,关于左邱明其人其事,目前已经不得而详。从古到今聚讼纷纷,还没有出现任何一种说法能够成为定论,所以只能留为阙疑。由于左邱明作《春秋左传》(及《国语》),又与孔门关系密切的说法,在汉(晋)以后便广泛流行,与其他孔子曾经称赞过的鲁国贤士,如蘧伯玉、史鱼等人,地位显然不同,所以附于此处介绍,略备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