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能事人焉能事鬼

  〈先进12〉季路问事鬼神。子曰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”敢问死。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

  这章表明孔子是个实事求事之人,不语怪力乱神之事。

  子路请教孔子怎么服侍鬼神。孔子说:“连活着的人都没法服侍好,怎么去谈服侍鬼神的事情?”﹝子路又﹞问了有关死的问题。孔子回答说:“连生的事情都还没搞清楚,哪能知道死的事情?”

  “季路”就是“子路”。“鬼神”,古注都略过。戴望说:“鬼者精魂所归;神者、引物而出,谓祖庙山川五祀之属也。”不如毓老师说得清楚明白:“人死曰鬼,有遗德在人间者曰神。”

  这章的关键是:孔子为什么不回答子路的问题?何晏引用陈氏的说法:“鬼神及死事难明,语之无益,故不答也。”刑昺也跟着这么说。皇侃别有一说:“周孔之教唯说现在,不明过去未来。”这种解释凸显了孔子的注重“此世”的务实性。

  朱子的解释又有一番境界:“问事鬼神,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。而死者人之所必有,不可不知,皆切问也。然非诚敬足以事人,则必不能事神。非原始而知所以生,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。盖幽明始终出无二理,但学之有序,不可躐等,故夫子告知如此。”朱子和前人不同之处是强调:这里问的是祭祀的问题。如果孔子也是这样的理解,重视祭礼的孔子应该不会错过机会教育子路,而不会给出这种类似禅宗公案的高级班答案。朱子还引用程子的说法:“昼夜者,死生之道也。知生之道,则知死之道。尽事人之道,则尽事鬼神之道。死生人鬼,一而二,二而一者也。或言夫子不告子路,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也。”程子把“生死之道”和“人鬼神之道”等同,又把孔子的话解成“话中有话”的“微言大义”。这恐怕不是脑筋不会转弯的子路可以理解的。

  戴望提出有历史变迁的解释:“子路所问,盖举殷法。殷人尊神,先鬼而后礼。夏道则进人而忠焉。夫子欲以忠教,故不答也。”

  其实在《论语》里,孔子真是不跟人谈论怪力乱神的。可是《礼记》〈祭义19〉中记载有一次被他骂为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”的宰我请问孔子说:“我听说过鬼神这样的名称,可是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?”孔子就教诲他:“气、是神之盛;魂、是鬼之盛。将鬼和神联合起来,就是教的极致。是人都会死,死了就埋在土里,就是鬼。人的骨肉会在土中腐朽,就变成了土。如果气往上走,便成各种事物的精华,这就是神。把物质的最精华发扬到极致,就叫他鬼神,当成一般人民要效法的对项。这样就成让人民敬畏而服从。”《孔子家语》〈哀公问政2〉有稍长一点的说明,最后还扯上礼:“此教民脩本反始崇爱,上下用情,礼之至也”。

  如果《礼记》和《孔子家语》记载为真,那么孔子不愿教子路,却愿意教宰我,就更令人翫味这其中的道理。

  也许孔子不是不语事鬼神和死亡之事,只是对象不对就不说。孔子说过:“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”(〈卫灵公8〉)

  另外,也不禁让人感怀于孔子在这章展现的现世理性主义主张,竟然挡不了后代各种宗教“事鬼神”的信仰。

  孔子自己现在已跻身“神坛”之上,又是怎么看的呢?
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附录

  〈述而21〉子不语:怪,力,乱,神。

  《礼记》〈祭义19〉宰我曰:“吾闻鬼神之名,而不知其所谓。”子曰:“气也者,神之盛也;魄也者,鬼之盛也;合鬼与神,教之至也。众生必死,死必归土:此之谓鬼。骨肉毙于下,阴为野土;其气发扬于上,为昭明,焄蒿,凄怆,此百物之精也,神之着也。因物之精,制为之极,明命鬼神,以为黔首则。百众以畏,万民以服。”

  《孔子家语》〈哀公问政2〉宰我问于孔子曰:“吾闻鬼神之名,而不知所谓,敢问焉。”孔子曰:“人生有气有魄。气者,神之盛也。众生必死,死必归土,此谓鬼;魂气归天,此谓神。合鬼与神而享之,教之至也。骨肉弊于下,化为野土,其气扬于上,此神之着也。圣人因物之精,制为之极,明命鬼神,以为民之则,而犹以是为未足也。故筑为宫室,设为宗、祧,春、秋祭祀,以别亲踈,教民反古复始,不敢忘其所由生也。众之服自此,故听且速焉。教以二端,二端既立,报以二礼:建设朝事,燔燎羶、芗,所以报气也;荐黍稷,脩肺、肝,加以郁鬯,所以报魄也。此教民脩本反始崇爱,上下用情,礼之至也。君子反古复始,不忘其所由生。是以致其敬,发其情,竭力从事,不敢不自尽也,此之谓大教。昔者,文王之祭也,事死如事生,思死而不欲生,忌日则必哀,称讳则如见亲,祀之忠也,思之深,如见亲之所爱。祭欲见亲之颜色者,其唯文王与!《诗》云:‘明发不寐,有怀二人。’则文王之谓与。祭之明日,明发不寐,有怀二人,敬而致之,又从而思之。祭之日,乐与哀半,飨之必乐,已至必哀,孝子之情也。文王为能得之矣。”

  〈卫灵公8〉子曰:“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