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日不违如愚,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

  【论语.为政

  子曰:“吾与回言,终日不违如愚,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!”

  【消文】

  孔子说:“我和颜回谈话的时候,他整天都只有听讲,没有一点反应,好像愚痴的人一样。然而私底下,我仔细观察他和同学谈论的内容,却能将我对他阐述的义理,发挥得十分恰当。颜回实在不是愚笨啊!”

  【释义】

  “吾与回言”。颜回,字子渊,是孔门德行科的首位贤者。他好学聪颖,而且有仁德。孔子非常看重他,盼望由他来传承道统。怎奈,他比孔子早亡,孔子痛失英才,哀恸不已!

  本章是孔子对其他学生称赞颜回的情形。

  “终日不违如愚”。“不违”,是说颜回对于孔子所教导的内容完全吸收,没有提出任何疑问。“如愚”,是指看起来好像愚笨的人。因为颜渊总是没有疑问,所以孔子误以为他大概都听不懂。

  “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”。“私”,不在公开场合,指的是私下和同学讨论的时候。老师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,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暗地观察,如此才能因材施教。孔子私下观察,发现颜回在和同学互相讨论的时候,都能将课堂上老师所阐述的义理,发挥得非常精当透辟。

  “回也不愚”。颜回外表虽然稳重如愚,然而对于师长的微言大义,却能发明得有条有理,可见其内心必定澄静,方能涵容、贯通所学。由此可知,研习一切学问,必须先从心地下手。

  【故事】

  我国东晋时,大书法家王羲之膝下有三个儿子──徽之,操之,献之。有一次,他们一同前去拜见宰相谢安。当时,老大、老二两人,东家长、西家短,尽说些俗事,只有老三在寒喧之后,就静默不语。等到三兄弟告辞后,在座的客人就请教谢宰相:“刚才王家三兄弟,您看那一位最有出息呢?”善于知人的谢安回答说:“小的献之最佳。”后来,王献之在书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,尤其在草书隶字方面,成就更是突出,这都与他沉稳的修养大有关系呀!

  古代上私塾读书,有时只教两三行的经文,就要坐上一整天。如此不断地复习,就是要先训练定住身体,久而久之,心就跟着静下来,进一步,才能安然自得,有所领会。易经说:“吉人之辞寡,躁人之辞多。”良善吉祥的人,说话简洁、不啰嗦;反之,内心烦躁不安的人,说话多到自己都控制不了。试想,如果无法静心沈潜,研究学问怎能深入有成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