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学常温, 自有境界


为学常温, 自有境界

【原典】

子①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②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③,不亦君子乎?”

为学常温,自有境界

【注释】

①子: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、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,有时也泛称男子。在《论语》中均指孔子。②说:音yuè,通“悦”,愉快、高兴的意思。③愠:音yùn,恼怒、怨恨。

【译释】

孔子说:“学习并且时常温习,不是很愉快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?人家不了解我,我也不怨恨、恼怒,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?”

解读

吃茶也能悟出三层境界孔子是一个非常重视学习的人,他认为学习不仅能获取知识,而且是人内心快乐的源泉。人生在世,如果能够通过学习,每天都能对世界有新的认识、新的发现,并且有所体悟、有所感动,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。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,当你有所体悟、有所感动之时,就能获得一种智者的欢悦。并且这种欢悦是有层次的,它涵盖了三重境界。唐朝时,有一些僧人为了寻求真理,不远万里来到赵州,参访赵州和尚,请教佛法大意、禅宗嫡旨。有一人问:“什么是道?”赵州则问:“你以前来过吗?”这人答道:“来过。”赵州说:

“吃茶去。”赵州又问另一个人:

“你以前来过吗?”这人答道:“没来过。”赵州也说:“吃茶去。”这时,同在一寺、生活在赵州和尚身边的一位僧人感到奇怪,问赵州:

“怎么来过的与没有来过的你都让他吃茶去呢?”赵州对他说:“你也吃茶去。”

僧人心想,赵州和尚真是徒有虚名,枉费了那些远来客人的苦心。一天,僧人找水喝,不知不觉茶到嘴边,心中一愣,猛地顿悟了赵州和尚的禅机,心里痛快极了,大叫一声,把茶喝了。

这就是着名的禅宗公案“吃茶去”。这宗公案与孔子的“学而时习之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普通人总是以为像孔子这样的大圣人,言论一定非常高深。谁知打开一看,第一句就是像白开水一样的大白话,不由得大失所望。这种人其实没有仔细体味这句话内涵中的不同境界。孔子是个学问极高的人,他说的“学而时习之”自有一番道理。

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所描述的,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状态和心情体验。学习的内容是做人做事,因此学习的时间并不仅在课堂上,在书本里,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。小到洗衣吃饭,大到政务国事,处理事务就是学习做事的过程,与人交往就是

学习做人的过程。“时习之”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,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。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,这就要求我们“时习之”,勤思考,多练习,时刻不忘学习,保持一种活到老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。

“不亦说乎”说的是学到知识之后的心情体验。其实人人都有过此类体验,当你完成一项此前并未完全掌握的工作,当你切身明白一条早已耳熟能详的道理,是否会会心一笑呢?“说”通“悦”,表示一种内在的、不露于外的愉悦。

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这一句描述的是,当一个人的学问已经完成,有同道者慕名而来,双方相见甚欢,有会于心,志同道合的快乐。这个“朋”当然不是指酒肉朋友,酒肉朋友一来,免不了酒酣耳热,伤身破财,又何乐之有?而同样有志于学、有成于学的朋友,听闻了你的学问,慕名来与你相谈,与你共事,与你分享胸中之学,笑傲风物,指点江山,这才算人生的一大乐事。乐与悦都是高兴,但其义不同,乐表现在外。有知己远来,原本独会于心的悦就变成相视而笑的大乐了。

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这一句的境界不得了,说的乃是学问臻大成圆满之境,世间已经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你的学问了,但你自己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境界,因此不苛求世人的理解。因为没达到这个境界的人理解不了,所以对他人不理解自己的言行,能够坦然接受,能够“不愠”了。不愠就是不生气,不埋怨。要做到不愠,光脾气好可不够,前提是你的学问要达到大成的境界,这是一种“君子知命”的开阔豁达的境界。当一个人达到这样的境界时,他已经成为大德的君子,当然也就能获得无上的欢悦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