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

  这则经典名句,出自《论语·子路》,目的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必须彼此包容,同时尊重各自的独特性。

  “和”,调和、和谐。“同”,一致·同一。

  全句的意思是:君子与人和谐共处,但不会随便与人认同,就是不认同,依然包容和彼此尊重。小人硬要跟人认同,漠视不同人的看法,结果常与人不和。

  “和”与“同”是两个相近意思的词,都有“使和谐”的意思,但“和而不同”则是个略带对立意思的成语。“和而不同”源自孔子说的一句话,收录在《论语·子路》中,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孔子认为,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尊重别人的看法,与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关系,但在面对不同的意见时,不会随便苟同对方的见解。小人则会因为利益在看法上迎合别人,附和别人的言论,但实际上却不认同别人的看法,以致面和心不和,无法与人融洽相处。

  在日常生活中,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立场和看法。朋友可以透过沟通而取得共识,但当大家的意见有不同时,我们不应要求别人必须与自己一致,也不应刻意迎合或盲目附和别人。即使不能取得共识也不会伤了和气,不妨透过时间,验证谁的意见更为正确。可是小人却不是这样,小人的喜好彼此相同,大家都喜欢利己,所以容易互相认同。正因为这种人没有主见,只知道人云亦云,趋炎附势,归根究柢只考虑自己的利益,失去利益,必然会翻脸。正如欧阳修在《朋党论》所说:“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,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,此自然之理也”

  中国历史上,最能体现“和而不同”的,要数北宋的王安石与苏东坡。王安石与苏东坡是名副其实的“政敌”,一个新党,一个旧党。新党支持王安石的新政,旧党反对新政,“新旧党争”是党同伐异的门户之争。然而王安石与苏东坡,虽然彼此政见不同,却无损友谊。宋神宗元丰七年七月,苏东坡乘船到达江宁,拜访罢相隐居钟山的王安石。王安石穿上一身与钟山农民无异的衣服,骑着一头毛驴到江边迎接苏东坡·来不及冠带的苏东坡慌忙出船长揖而礼:“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!”王安石则拱手笑道:“礼岂是为我辈设。”两位古文大家超越政见不同的藩篱,很好地诠释了何谓“和而不同”。

  中国是个多元社会,汇聚不同国家、地区、种族的人,大家的文化背景、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尽相同,存在各种差异。如果我们都能够彼此尊重,包容差异,生活自然更快乐,社会也会更和谐,世界就会更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