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

  【论语.述而

  第二十九章

  互乡难与言,童子见,门人惑。子曰:“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。唯何甚!人洁己以进,与其洁也,不保其往也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,很难和他们交谈。其中有位童子来求见孔子,孔子接见了他,孔门的学生却感到疑惑。孔子就对学生们说:“肯求上进是我赞许的,退步不肯为善,我就不赞许了。哎!何必太过拒人于外呀!一个人肯洁净自身恭敬求教,正应赞许他洁身上进的作为而加以教导。至于以后是否退步而故态复萌,就不能保证了!”

  【释义】

  “互乡难与言,童子见,门人惑。”“互乡”,是一个乡的名称,但无法确定在何处。“难与言”,互乡的风俗浅陋,事情不管好坏,都固执己见,不合时宜。而且也不相信别人说的话,要和他们交流是很困难的。“童子”,是未成年的孩子。“见”,此处读作“现”,用在晚辈求见长辈。童子求教于孔子,孔子接见而教导之,孔门学生认为童子难以受教,教导童子可能助长他作恶而已,所以产生了困惑。“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。”

  “与”,是赞许、肯定的意思。“进”,是去除恶行,而趋向善行。“退”,是退步不肯行善。孔子的教诲之道,是只要肯求上进,就应接纳教导。

  “唯何甚!人洁己以进,与其洁也,不保其往也。”“唯”,是语助词。“甚”,是太过的意思。孔门学生拒人于门外,孔子觉得太超过了。“洁”,是清洁自己的身心,恭恭敬敬来求教。“往”,是从今以后。童子能洁身进取,恭敬求教,就必须教导。不可怕学了以后会退步,就不愿意教。那天底下可教之人,还能剩多少呢?

  【故事】

  明朝大儒王阳明先生,在他三十五岁时,被贬到贵州的龙场驿。经过九死一生,才到达遥远偏僻的龙场驿。此处位于深山丛林当中,尽是毒虫瘴气,身边所接触的人,都是当地苗、獠等土著民族,言语不通、文化低落。阳明先生面对他们,不但不嫌弃,更加因俗化导,使大家和乐共处。当地人民便主动伐木建屋,让先生安稳的住下来,和他们一起生活。

  孔子是万世师表,看每一个人的本性都相接近,不管背景及环境如何鄙陋及恶劣,都是可以教化的。有志为人师者,自应学习孔子的见识,开阔胸襟,把握教化的机会,推广五伦教育,安己安人共沐祥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