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
4、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

【拼音版】yuē:“wēnérzhīxīnwéishī。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为政篇》

【翻译】孔子说:“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,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发现,那么就可以凭借这点去当老师了。”

【释义】“温故而知新”,温,将水加热的意思,比喻所学过的东西要熟练复习,才能学为所用﹔如同食物已冷,须再加温才可食用。现代人讲究新发明,有创意,如果没有通过学习,了解旧的东西,岂能有新的发明呢?孟子说过:“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。”对于学过的反复深入体会,无论从左边或从右边任何一端切入,都能源源不断深入其中。所谓“学而时习之”,就是通过时常温习,有了新的体会,喜悦的心才能油然而生。俗话说:“活到老学到老”,正说明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。守旧泥古或是排斥新知,都无法和时代接轨,岂能“日知其所无”?

“可以为师矣”,当老师的,如果只是累积许多新旧知识,不能举一反三,发明创新,而只限于“记问之学”,就无法胜任教职。在传授学问给学生之前,老师本身要先为自己上课,将所学的东西不断的练习反刍,让新意源源流出,正式授课时,才不会误人子弟呀!

【故事】

近人李霖灿先生,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,对艺术方面,有独到研究,到过云南省西部偏远山区考察,当时乡人送他一本论语,其中说到:“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陌之邦行矣!”这几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他。因此勉励自己以诚挚的态度,真心和当地人交往。时过境迁,五十年后,当地人还为他立碑志念,使李先生为这诚挚的友谊感动不已!

李先生当时的年纪才二十九岁,第一次读论语,就有了如此的信心,而五十年后的他七十九岁,历尽沧桑,回头再次读到论语,将经文用正楷抄在卡片上,虽然费时又笨拙,但边抄边读反复的思索,把论语恭恭敬敬的又读一遍,有了新的领会,并写了一本“活活泼泼的孔子”。文中,对于世俗误认孔子为陈腐迂阔的偏见,有所厘清﹔在人生问题的解决上,更觉收获良多,读后令人耳目一新。

宋朝程子曾经说过:“读论语之前是这等人,读完论语之后仍是这等人,那就是不曾读过论语。”对于论语及中国的各种经典,不断温习涵养并通过实践,经典的生命必能日新又新,而两千五百年前的至圣先师孔子,也依然活在眼前一般。

【解读】

温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知

所谓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”,说的都是过去的事足以作为未来的老师,当然还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能从中获得“新知”,而新知的获得大多时候是建立在反复琢磨的基础上的。

有位评论家说,少年时读塞万提斯的《堂吉诃德》会发笑,中年时读了会思考,老年时读了却想哭。好的书经过反复阅读后才会不断转化出新东西,意大利诗人但丁每天研究《圣经》;大文豪托尔斯泰把《新约福音》读了又读,最后可以长篇背诵下来;马克·吐温旅行时必带一本厚厚的《韦氏大辞典》;白朗宁每天翻阅辞典,从辞典里面获得乐趣和启示……

当然,除了好书,别人的经历、历史事件等也都可作为我们的老师。但越是学习借鉴,越是要明确其新发展、新变化,一味地片面模仿学习不仅不可能创造出新的东西,反而容易导致自身的毁灭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:“战争中的第一次战斗都是独特的,需要对实际情况作深刻的分析。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,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。”在战争史上,由于照搬前人经验而丧师败绩的事例不胜枚举。唐朝房官效法古制,用车战制敌,被安史叛军杀得一败涂地。20世纪30年代的法军统帅部,完全搬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,在法西斯德国的闪击下,一触即溃。相反,那些被人称道的成功战例,都无不具有惊人的创新之举。

秦朝灭亡后,项羽和刘邦又展开了一场战争,这就是后来的楚汉相争。

公元前205年,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偷袭魏王豹,灭掉了魏国。10月,刘邦又派他与张耳率几万军队向东挺进,准备攻击赵国。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叫井陉的山口,井陉口地势极为狭窄,易守难攻。赵王赵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立刻在井陉口聚集20万重兵,严密防守。

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车对大将陈余说:“韩信这次出兵,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,可谓是一路威风,现在他又乘胜远征,企图攻下赵国,其势锐不可当。不过,他们运送粮食需经过千里跋涉,路途遥远。现在我们井陉山路狭窄,车马不能并进,汉军的粮草队必定落在后面。只要您暂时给我3万人,我从小道出击,拦截他们的武器粮草,断绝他们的供给,如此汉军不战死也会饿得半死。你在这里坚守要塞,不与他们交战,他们前不能战,后不能退,用不了几天我们就可活捉韩信。”但大将陈余不听,仗着兵力众多,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。

韩信听闻这一消息后,非常高兴。随即命令部队在离井陉30里的地方安营,到了半夜,让将士们吃些点心,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。然后,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,命令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,换上汉军旗号;接着韩信又派出1万人沿河岸背水摆开阵势。背水历来是兵家绝地,一旦背水,非死不可。陈余得知消息,大笑韩信不懂兵法,不留退路,自取灭亡。

到了天明,韩信率军发动进攻,双方展开激战。不一会,韩信、张耳假装败退,向河岸阵地靠拢。陈余则指挥赵军拼命追击。这时,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,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,也回身猛扑敌军。这时预先埋伏的两千轻骑兵,见赵军倾巢出击,立即飞奔驰入赵营,拔掉赵国的全部军旗,换上汉军的红旗。

赵军无法取胜,正要回营,却忽见营中已插遍汉军旗帜,惊恐之下,四散奔逃。这时汉军两面夹击,赵军大败。陈余被杀,赵王也被俘获。庆祝胜利时,将领们问韩信:“兵法上说,列阵可以背靠山,前面可以临水泽,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,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,我们当时不相信,然而竟然取胜了,这是什么原因呢?”

韩信笑着说:“这也是兵法上有的,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。兵法上不是说‘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’吗?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,士兵都逃散了,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!”

韩信身经百战,熟读兵书,能够从旧有的知识和经验中提炼出制胜的关键,因此把握了战机,以新奇之术取得了战役的胜利。也就是说,韩信的背水之战虽看似出新出奇,但这种新也是由旧知识、旧经验孕育而来的。温故知新,这既是智谋者出众的地方,也是每个人当学习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