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

  第四十七章不为而成【原文】

  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①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②,其知弥少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明,不为而成。

  【注释】

  ①窥(kuī):从孔隙看。牖(yǒu):窗户。②弥(mí):更加,越。

  【译文】

  了解大道的人不出门户一步,就能够推知天下事理;不向窗外望一望,就能够了解大自然运行的规律。向外奔逐得越远的人,懂得的也就越少。所以有道的人不出行也能够推知事理,不用窥望就能够明晓,不去妄加施为就能够有所成就。

  【解析】

  这一章老子从“无为”的思想出发,提出了自己的“认识论”和“实践论”。从认识上讲,世俗的方法是使见闻广博,老子的方法则是“得其一”,“抱一为天下式”,领悟“道”这个总纲和大原则,不出家门,天下事也差不多清楚了。从实践上讲,是顺道而行,不主观妄作,所以好像什么也没干,就成功了,这就是“无为而成”。

彩图全解道德经(精装全彩白金版) _p598.jpeg

  “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

  少。”“户”即门户、家门。“知”意为对世界的本来面目的认识。“天下”即整个现实世界。“天道”即自然的法则,也就是世界发生、发展的规律。老子认为,了解大道的人不必出门,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;眼睛不往窗户外面望,就能够了解大自然的法则。由这句话可以知道,老子并不看重外在的经验,而是十分重视内在的直观体验。他认为,心灵本是洁静透明的,就像一面镜子,自身便具备洞察外界自然、透视现实世界的功能。这里的“知天下”和“见天道”,是在遵循“无为”的前提下获得的主观认识。在前面的章节中,老子一再强调,道的德行是无欲无求,圣人合乎道的德行,这是因为他们做到了不争、无为。圣人知道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来源于天地自然。大道无为,天道也无为,人道、物道皆是如此。

  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

  “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”“出”即远离家园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越向外奔逐的人,他所知道的也就越少。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涵义呢?其实,老子是想告诉我们,如果人的心智活动向外奔逐,就会使思绪纷杂、精神散乱,就好像镜子上面蒙上灰尘一样,这便是“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”。老子认为,外面应该加强对自身的修养,摒弃自己的欲念,清除心灵的蔽障,以开明的智慧、虚静的心境,去观照外物,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。

  “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明,不为而成。”“行”指的是离开家园而远行。“为”即人们刻意努力的认识活动,也就是妄为、有为。老子最后指出:正是出于对生命本质的维护,所以要坚决排斥人们的盲目行动。他认为,行动的跨度越大,所获得的真知就越少。真正的智者不必作出大的行动,便能获得正确知识。

  为人之道

  自省得道—邹忌讽齐王纳谏

  在本章中,老子主要谈的是哲学上的认识论方面的问题,即只有通过自身的反省,加强自身的修养,才能知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。时常自我反省和自我检讨,不但有助于人们改正自己的错误,也利于人们成就自己的事业。所以,做任何事情,都不要仅凭自己的个人经验,而是应当听听别人的意见,然后去反省自己的行为,最后再作出正确的判断。“邹忌讽齐王纳谏”的故事,就很好说明了这点。

  邹忌是齐国的国相,他身高有八尺有余,容貌潇洒,体形漂亮。有一天早上,他穿戴好衣帽,照着镜子,对他的妻子说:“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?”他的妻子说:“您漂亮极了,徐公怎能和您相比

  呀!”城北的徐公,是齐国的美男子。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,就又问他的妾说:“我和徐公谁更漂亮?”他的妾说:“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!”第二天,有位客人从外面来,邹忌跟他坐着交谈,问他道:“我和徐公谁更漂亮?”客人说:“徐公不如您漂亮啊。”

  邹忌对镜自视,认为自己没有徐公漂亮。

  第二天,徐公来到邹忌家,邹忌端详了许久,自认为不如徐公漂亮;再次照着镜子看自己,更觉得自己差得很远。晚上躺在床上反复思考这件事,并且自言自语地说道:“我的妻子之所以赞美我,是因为偏爱我;我的小妾之所以赞美我,是因为害怕我;我的客人之所以赞美我,是因为有求于我。”

  于是,邹忌上朝去见齐威王,说道:“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。可是,我的妻子偏爱我,我的妾怕我,我的客人有求于我,都说我比徐公漂亮。如今齐国领土方圆千里,城池有一百二十座,后妃们和左右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,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,全国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的,由此看来,您受的蒙蔽一定是非常厉害的!”

  齐威王说:“贤卿的话说得很有道理!”于是,齐威王立刻颁布诏令说:“从今以后,群臣、官吏和百姓,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,得头等奖赏;上书劝谏我的,得中等奖赏;能够在公共场所或朝堂上指出我的过失并让我听到的,得下等奖赏。”

  这道诏令刚一公布,许多大臣就争着进谏,王宫门前就像市场一样;几个月后,还有人向齐王进言劝谏;一年以后,有人虽然想进言劝谏,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,因为所有的意见都已经献给朝廷了。燕国、赵国、韩国、魏国听说了这一消息后,都纷纷派使节前来朝拜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“在朝廷上征服了别的国家”。

  邹忌的妻、妾、客人都说邹忌要比徐公漂亮,但是,邹忌照了照镜子,证实自己确实不如徐公漂亮。于是,邹忌通过反省自己的身份和地位,找出了妻、妾、客人这样做的原因。邹忌把这件事告诉齐威王后,齐威王也通过邹忌的话反省自己,明白了兼听则明、偏听则暗的道理,所以决定虚心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。由这个故事可以知道,自我反省和修炼内心对于为人行事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  处世之道

  不见而明—富于先见之明的单襄公

  通晓大道之人,不看重外在的经验,而十分重视内在的直观体验,可以洞察外界的情况及变化趋势。单襄公通过观察各诸侯的情况,能够预测各国的命运,实在是通晓大道之人。

  公元前601年,周朝大夫单襄公受周定王的委托,前往宋国、楚国等国访问,中间从陈国借道经过。

  回到周朝后,单襄公向周定王详细介绍了在陈国看到的一切,并向周天子说道:“不出意外的话,陈国将要灭亡了!”

 彩图全解道德经(精装全彩白金版) _p598.jpeg

 单襄公向周定王陈述在陈国的所见所闻。

  周定王不解地问道:“爱卿何出此言?你在陈国都看到了些什么呢?”

  单襄公回答道:“我路经陈国,看到那里杂草丛生,不能行走;田野里的谷物露天堆放着,打谷场还没有修整完毕;边境上也没有迎送宾客的官吏;到了国都,又看见陈灵公征调百姓,为寡妇夏姬修建高台,并丢下周天子的代表不接见。这些都是陈国不注重农事的证明啊!”

  周定王听完,不以为然地说:“难道仅仅凭此,爱卿就敢断言陈国必亡吗?”

  单襄公见周定王不相信,便借周朝先王的遗教,给周定王上了一课,他说:“雨水稀少的时候,就要修整道路;河流干涸了,就要趁机架设桥梁;草木枯落时,应当预备储藏粮食;霜降之时,就要备好冬衣,以迎接冬天的来临;寒风吹起时,就要修缮城郭房舍。然而,这些适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规定,陈国一条也没有遵守,违背了先王的教导,陈灵公荒于农事,必定导致民生凋敝。根据这些观察和经历,因此我敢断言陈国必亡。”

  果然,单襄公的预言很快应验了。两年后,即公元前599年,与夏姬私通的陈灵公因在谈笑中侮辱夏姬的儿子夏征舒,最终被夏征舒射死。再过一年,楚庄王攻破陈国,几乎将陈国纳为楚国的郡县,后虽复立陈国,但陈国已经名存实亡。

  陈灵公荒于政事,并征发民力给寡妇夏姬修建高台。

  单襄公的先见之明不止一次。公元前575年,楚、晋两国交战,结果楚军大败。晋国取得胜利后,派使者至(名字)向周天子告捷。在朝见周王之前,王叔简公设宴款待使者至,并与他互赠厚礼,谈笑甚欢,并认为至一定能在晋国得到重用。酒宴进行到一半时,至有些微醉,他在周朝大臣邵桓公面前自夸功大,说道:“晋国这次之所以能打败楚国,完全是出于我的精心谋划。”

  酒宴结束后,邵桓公来到单襄公的府中,并把宴会上的谈话内容告诉了单襄公,他说道:“王叔简公在宴会上对至大加称赞,认为他一定能在晋国掌权。因此,王叔简公劝在场的大臣们多赞美至几句,以便今后在晋国能有所照应。”

  单襄公听后,叹了一口气,说道:“有句话叫“刀架在脖子上',我想它指的就是至这种人吧。君子从不自吹自擂,这不是为了谦让,而是怕掩盖了别人的长处。大凡人的天性,总喜欢比别人优胜,但不能用无视

  别人长处的手段。越是要掩盖别人的长处,他压制下边的人也就反抗得越厉害,所以圣人都知道谦让的道理。现在至位居晋国七卿之下,但是他无时无刻不想超过他们,那就必然会引起那七个人的怨恨,至将借助什么来应付呢?所以我说,刀已经架在至的脖子上了,但是他却还浑然不知呢!”

  两年之后,也就是公元前574年,鲁成公与晋、齐、宋、卫、曹、邾等国在柯陵会盟。单襄公也来参加这次会盟。在柯陵盟会上,单襄公看到晋厉公一直心不在焉,又看到晋国的大臣总是绕着弯子说话,而至还是像以前那样吹嘘自己,齐国的大臣国佐说话时也毫无顾忌。于是,单襄公对身旁的鲁成公说道:“晋国很快就要发生内乱了,国君和至恐怕都要遭殃了。甚至齐国的国佐也会遇上灾祸,因为现在齐国奸人当权,而他却喜欢讲直话,明指他人的过失,这就很容易招人忌恨。在我看来,只有善良正直的人才不会介意别人的随意指责,齐国还有这种人吗?”

  鲁成公听后,以为单襄公是随口说的,也就没有在意,孰料单襄公的话很快就应验了。

  不久,晋厉公回到晋国,他对至骄纵的作风很不满,于是找了个借口把他杀掉了。第二年,即公元前573年,晋国大臣又诛杀晋厉公,葬礼只用了一车四马。同年,齐灵公杀死了直言敢谏的国佐。这样,单襄公的预言不到三年就全部得到应验了。